张先
```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与赏析: - 积水涵虚:水面宽广清澈,仿佛能够包容天地间的空灵。 - 浮萍破处见山影:风吹散水面浮萍,露出远处山的倒影。 - 小艇归时闻草声:小船归来,水草摩擦声打破了水面的宁静。 - 入郭僧寻尘里去:入城的小僧行走在喧嚣的城市中
醉眠亭 沉醉江边,爱此乱草青 一醉方休,不听鸟声唤 风中杂花,任其零落 酒至酣时,何需舍外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三闾南儗漫孤醒 注释: 1. “醉翁家有醉眠亭”:张先在这里以“醉翁”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醉翁是陶渊明的别号,这里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不听耳边啼鸟唤”:张先表示自己喜欢自然的声音,不关心身边的嘈杂。 3. “任教风外杂花零”
【解析】 “吴江”是诗题,即指代吴地的江水。“春后银鱼霜后鲈”,春天时,银鱼像银子一样闪闪烁烁;到了秋天的时候,鲈鱼长满了霜。这两句描绘了吴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远人曾到合思吴”,远人曾来到此地思念吴地。“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想把江色描画下来却难以下笔,静听鸟叫声却深藏在芦苇丛中。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他对吴地的无限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落日未昏闻市散
飞飞画楫绕花洲,霁雨浮花出岸流。 谁广金明为水战,自来银汉有霓舟。 行从使节春尤盛,住买吴山老未由。 人迟归轩香接路,一分新月管弦楼。 注释:飞飞画楫,形容船儿划得飞快。绕花洲,绕着美丽的岛屿。霁雨,雨停。浮花,水面上的花瓣、荷叶等飘荡在水面上。出桥,流出河面。谁广金明,指谁把金明湖作为战场。水战,水上的战役。自来,自古以来。银汉,天河。有霓舟,天上也有像彩虹一样的船只。行从使节
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 清歌曲曲酒巡巡,一举金蕉五十分。 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为月不留云。 节回路口千门待,乐过湖心四岸闻。 莫笑闲官奉欢席,自来蒿艾近兰薰。 注释:九月十五日,与君谟侍郎在西湖泛舟畅饮作此诗。 清歌曲曲酒巡巡,举杯向金蕉。 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照月光云散。 节日归来路口处,千家门户皆等待; 欢乐之歌越过湖心,四面都能听到。 不要嘲笑我这个闲官,我向来喜欢这兰花的香味
【注释】 师师令:词牌名。 香钿宝珥(ěr):指首饰。钿,镶嵌的装饰品。古代女子多以金、玉、翠羽等制成各种形制的首饰,称为“钿”。钗,妇女的一种发饰,用金、银、铜等制作,呈柱状,插在头上。耳,即耳坠,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一般由金属制成。 菱花:镜。 蜀彩衣长胜未起:蜀锦制成的衣服比未起床时还鲜艳。 桃李:泛指美丽的女子,喻指京城中的美女。 东风:春风。 清歌:歌声清脆悦耳。 唇一点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此词上片写寒食节游人踏青之景,下片则写寒食节宴赏之情。全词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龙头舴艋吴儿竞。——“龙头”指的是船头装饰有龙头的船只,“舴艋”是一种小船的名字,“吴儿”代指江南水乡的船夫。船夫们在寒食节这一天争相划船出游,争先恐后地展示他们的技巧和速度。 笋柱秋千游女并。——“游女”指的是游玩的女子们
【注释】 数声:形容鸟鸣声。鶗鴂(zhuì jué):又名“布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每年春天发出哀伤的叫声。芳菲:花木茂盛。惜春:怜惜春天,因怕它过去而惋惜。更:又。折:折取、摘下。雨轻风色暴:天气晴好。梅子青时节:指初夏。永丰柳:地名,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无人:无闲人。尽日:整天。花飞雪:落花如飞雪纷纷扬扬。幺弦:小弓。拨:弹奏。幺弦断,怨极弦能说:意谓弹琴时将心上之愁恨尽情倾吐
诗句: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 译文: ``` 伤高怀远何时能结束?没有什么东西比情更为浓厚。 离愁如同千万缕柳条在风中纷乱,更不用说东边的街道上飞絮飘飘了。 嘶叫的马儿渐渐远去,扬起的尘土绵绵不断,到哪里去寻觅情郎的踪迹? 双鸳池沼水波荡漾,南北两岸的小舟往来穿梭。 ```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醉垂鞭”,作者不详,创作于宋朝。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 译文: 我戴着酒帽,骑着马在东池边停下,初次见到你。你的裙子上绣着双蝴蝶,颜色鲜艳如花。你轻轻一笑,如同春天里闲适盛开的花,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细细品味你的每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