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此词上片写寒食节游人踏青之景,下片则写寒食节宴赏之情。全词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龙头舴艋吴儿竞。——“龙头”指的是船头装饰有龙头的船只,“舴艋”是一种小船的名字,“吴儿”代指江南水乡的船夫。船夫们在寒食节这一天争相划船出游,争先恐后地展示他们的技巧和速度。
笋柱秋千游女并。——“游女”指的是游玩的女子们,她们一起荡着竹制的秋千。这里的“笋柱”可能是指竹制的秋千架,或者是指女子们的身姿像竹子一样挺拔。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芳洲”指的是美丽的湖泊或小岛,“拾翠”指的是采摘新绿的花草,“秀野”指的是美丽的田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美丽的湖边或岛上,女子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采摘花草,直到太阳落山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而到了郊外的田野中,男子们则一边欣赏春天的景色一边踏青散步,他们的心情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行云去后遥山暝。——“行云”指的是飘动的云彩,“远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峰。这句的意思是说,当天空中的云彩渐渐散去的时候,远处的山峰开始被夜色笼罩。
已放笙歌池院静。——“笙歌”指的是乐器的声音,“池院”指的是池塘边的院子。这句的意思是说,当夜幕降临,笙歌声起,池塘边的院子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中庭”指的是庭院中央,“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杨花”指的是柳树的花。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庭院中央的景色明亮而清晰,无数的柳树枝条摇曳生姿,就像没有影子一样。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人们踏青、赏花、饮酒的热闹场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春日美景。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龙头”、“秋千”、“游女”、“芳洲”、“秀野”、“行云”、“笙歌”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同时,词中还融入了一些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如对月亮的描写、对柳絮的描述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整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