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幺篇】其二 不知不觉地,冰开始融化,彤红的云彩布满了天空,北风凛冽刺骨。飞雪扑打在窗上,谢道韫题诗咏柳絮飘飞于白玉砌。 遥望万里长郊,白雪覆盖群山如千叠屏风。去路遥远,渔翁已散,披蓑衣离去,江面清寒如水。 静悄悄的庭院,舞榭歌楼酒力已怯,人仿佛置身于水晶宫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国冬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不觉的冰澌结”,直接点明了时间是冬季
注释:海棠花刚被初雨洗涤过,杨柳轻轻飘散着淡淡的烟雾,碧绿的草丛像茸茸的棉絮铺满了原野。突然之间,我回首望去,只见落英缤纷,如雪般纷飞。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贬谪郴州期间,以海棠、柳、红、草等自然物象,勾勒出一幅春日郊野图,抒发了诗人因国事家事而郁郁寡欢、惆怅失意的情怀。首句“海棠初雨歇”,是说刚刚下过一场春雨,使得盛开的海棠花显得格外鲜艳娇美;第二句“杨柳轻烟惹”,则是说春风拂动杨柳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要明确答题方向:分析诗歌的体裁、题材、内容、主旨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不要出现文理不通的现象,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①双调,即由两个八句组成的乐章体;②驻马听,唐教坊曲名;③弹:指弹奏琵琶。 译文: 冰弦上弹出了如雪般的旋律,十个指头纤细柔软而温存柔美。林莺啼叫,山间溪流潺潺,夜深风雨中琵琶声落弦头。
【注释】幺:小。 篇二:即第二篇,指《长相思》。 倏忽:转眼之间。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荷盖:荷叶的帽子。 缺:破损。 院宇:庭院。 砧声:捣衣声,这里指砧杵声,是古人洗衣、浆洗等家务劳动时发出的声响。 蝉声:秋天鸣叫的蝉的声音。 咽:低弱。 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清晨,白露凝结成霜,凉意逼人;寒风阵阵,吹得树枝摇曳生姿;天空中,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翔。 赏析: 《幺篇》其二
【幺篇】其二 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受尽平生苦。 天涯海角,身心无个归着。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到如今刬地吃耽阁,禁不过,更那堪晚来暮云深锁。 注释: 1. 幺篇:指诗歌的别名或题目。 2. 为忆小卿:意为思念小妾。 3. 牵肠割肚:形容极度痛苦,心如刀绞。 4. 凄惶悄然:形容心情凄凉、恐惧不安。 5. 无底末:无法填满的意思。 6. 平生苦:一生的苦难
【解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初夏的乡村景象,表现了作者在夏日的闲适生活。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意境清新。 (1)“参差竹笋抽簪”:参差不齐的竹笋从土中抽出,像插着簪子一样挺立着。这一句写竹笋长势喜人,形象生动;“簪”,古代妇女的发饰;这里借代指竹笋,写出了竹笋的生机勃勃。 (2)“累垂杨柳攒金”:垂柳枝条下垂,犹如黄金堆积。这里用比喻手法把垂柳比作“金”,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
诗句: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译文: 在黄芦草岸边的小舟上,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湖泊旁。湖边的柳树和芦苇随风摆动,红色的蓼草丛中也点缀着绿色的小草。尽管我没有亲密的好友,但这里的人们却像朋友一样相互帮助。湖面上,几只白色的鹭鸶和黑色的沙鸥在嬉戏,它们不怕人的干扰,自由自在地飞翔。我看着这些鸟
【幺篇】其二 春天来临,正是梅花绽放的季节,阳光下映照的石榴花火红如血。院子里开满了胡葵,像宫扇一样被剪碎。 注释:幺篇: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恰春光也:正好是春天的时候。梅子黄时节:指春天到来的时候。映日榴花红似血:阳光下,满园的石榴花就像燃烧的血一样。胡葵:一种植物,即葵花。碎剪宫缬(xiè):像宫扇一样剪成细碎花纹。宫缬,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诗句解析】 1. 知荣知辱牢缄口:知道荣耀和耻辱后,我决定保持沉默。"荣"和"辱"分别代表荣耀和羞辱。“知”表示了解或认识,“荣知”指的是对个人荣誉的认识,“知辱”则是对耻辱的认知。“知荣知辱”即知晓荣誉与耻辱,“牢缄口”则是指紧闭嘴不发一言。 2. 谁是谁非暗点头:在是非之间,我默默点头。“谁是谁非”在这里指的是辨别是非,“暗点头”则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理解其中的对错。 3.
【幺篇】其二 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想别离情绪,世界里只有俺一个。 注释: 幺篇:即“小赋”或“短赋”。“幺”字在这里表示简短,这里指小赋。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政治家,代表作《九辩》。 江淹:南朝宋梁陈三朝文学家,著有《恨赋》等。 成与破:成就和失败。 想:思念。 俺:第一人称代词,我。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