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
【诗句】 蓦山溪 邻家相唤,酒熟闲相过。竹径引篮舆,会乡老、吾曹几个。沈家姊妹,也是可怜人,回巧笑,发清歌,相间花间坐。 高谈阔论,无可无不可。幸遇太平年,好时节、清明初破。浮生春梦,难得是欢娱,休要劝,不须辞,醉便花间卧。 【译文】 邻家互相呼唤,酒已经准备好,我们便相约去拜访。穿过竹林的小径,引导着我们的车马。在那里遇见了乡里的长辈和朋友们,他们都是些值得尊敬之人。沈家的姐妹们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下面是对该诗歌的逐句解释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 盏底一盘金凤:在酒杯底部放着一盘像凤凰一样的金色物品。 - 满泛酒光浮动:将酒杯中的酒全部倒出,酒面上泛起了波纹。 - 引我上烟霞:引导我走向烟雾缭绕、云霞缭绕的境界。 - 智力一时无用:形容在那种境界中,智慧似乎失去了作用。 - 无用。无用。踏破十洲三洞
《如梦令·一夜蟠桃吹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描绘了她一次难忘的郊游经历。词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自己在溪亭游玩时的欢乐与醉酒后的迷途,以及误入荷花深处后的惊喜与慌乱。 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情感色彩。首句“一夜蟠桃吹坼”用“一夜”形容时间之短暂,而“蟠桃”则暗示着宴会上的美味佳肴,同时“吹坼”二字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仿佛是仙界的气息弥漫开来。接着
诗句解析: 1. “好个中秋时节” - 描述中秋节的美好时刻,强调其重要性和独特性。 2. “莫恨今宵无月” - 表达尽管没有月亮,但并不影响节日的喜庆气氛。 3. “岩壑一灯青,寒浸水香留客” - 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灯光映照在岩石上形成青色的光晕,水面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感觉舒适,留住了过客。 4. “留客” - 表示这个地方欢迎客人,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5. “相对无言无说”
《如梦令》 释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老人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场景,通过描写他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感叹。 注释: - 如梦令:这是一首词牌名,全名为“如梦令·春景”。 - 好笑山翁年纪:表示对老人年纪的一种幽默态度。 - 不觉七十有四:表示岁月流逝,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 -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表示在元宵节之前,老人就已经开始庆祝他的八十大寿了。 赏析:
诗句释义: -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 -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译文: - 在江南和江北的岸边,都有柳树。折下柳枝送给远行的行人,希望他们能一路顺风,但思念之情却如江水般永无止境。 - 一杯清酒,寄托着我对你的深情厚意;两行泪水,诉说着我对你的深深眷恋。你到了长安之后,事事都与我不同心,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作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写秋夜的风雨和客居的愁思。秋风吹拂着云彩,雨点打在窗户上,这是秋天的景象;而诗人却有客居他乡之苦,有羁旅漂泊之愁。“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说自己本是卧龙山中人,不想来到繁华尘世,这两句抒发了一种人生感慨:我本可以像卧龙一样隐居山林,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可如今却被卷入红尘世俗之中。“难住,难住,拂袖青山归去
【注释】 莫恨:不要怨恨。月:这里指月饼。瓮:陶瓷酒坛,这里借指酒。春:这里指酒。暖云香雪:形容酒的香味。香雪:指用香雪糕制成的酒。满引:一杯酒的量。水晶蕉叶:一种酒器。 【赏析】 《如梦令·中秋》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此词上片写作者自己对中秋无月之憾事,下片则写自己对月有酒之乐事,两处皆以“月”字起头,而内容大异其趣,风格大相径庭。全词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却又不露痕迹
相见欢 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 鲈脍韵。橙齑品。酒新香。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 注释: 深秋:指深秋,即农历九月至十一月之间的时候。 庭:院子。 凉:凉爽。 篱畔:篱笆旁边。 篱畔一枝金菊:篱笆旁边的菊花,一枝金黄。 篱畔:篱笆旁边。 露微黄:露水微微泛黄。 鲈脍:鲈鱼脍(fǎn)——用鲜鲈鱼切成薄片,加调料蒸熟后拌以姜丝等作的佳肴。 韵:吟咏、吟诵。 橙齑
【译文】 真是先生爱睡觉,睡着梦里百种滋味。转侧又翻翻身,随意十方游戏。 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注释】 ①真个:的确。②十方:指四方上下、四面八方。③无一事:指没有杂念、杂事。 赏析: 《如梦令》是一首词,全词写一位嗜睡者在梦境中的生活情态。开头两句写嗜睡之人的睡眠状态;接着写他辗转反侧,不能成眠;最后写他终于入睡,进入了梦乡。全词以“嗜睡者”为中心,通过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