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注释】 不相菲薄:指彼此没有嫉妒、轻视。相菲薄,相互嫉妒。 才力薄:才能不高,不擅长作诗。 阮亭:指朱彝尊。他号阮亭,浙江嘉兴人(今属浙江)。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译文】 我们之间没有互相嫉妒,也没有互相轻视,公正地评论我的文章和作品,只有我自己知道; 一代正宗才力不足的人很多,望溪的文集和阮亭的诗都不如我的好。 【赏析】 前两句说“不相菲薄不相师”,是说在诗歌创作方面
注释: 小步闲拖六尺藤,空山来往健如僧。 悠闲地拖着六尺长的藤杖,在空山间来往如同僧人一样健硕。 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忙于种花时呼唤家人吃饭,夜深人静时妻子才熄灭灯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僧人生活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温馨。诗中的“小步闲拖六尺藤”形象地勾勒出僧人行走的姿态,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而“栽花忙处儿呼饭”则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忙碌与温馨
【注释】 1. 白日:太阳。 2. 不到处:看不见的地方,指阴面、背阳处。 3. 青春:这里指美好年华,意即“青春”在这里是比喻的意思,暗喻美好的时光。 4. 恰(qiè):正好。 5. 如米小:像米粒那么小。 6. 学:学习,效仿。 7. 牡丹:古代名花,这里泛指美丽的花朵。 8. 赏析:这首诗以苔花比作牡丹,赞美了苔花不畏艰险,顽强生长的精神
【解析】 “过九秩以考终,从古名医”:九十岁高龄的徐爽亭先生,在临终前还关心着世人的健康。“都登上寿”:指他的医术高明得可以让人长寿了,他为人民造福了。“痛三号而未已,伤吾老友,更失诗人”:我痛心于他去世,失去了这样一位老友;同时我也痛心于我的老友也去世了,失去了一位诗人。 【答案】 译文 挽徐爽亭联 过九秩以考终,从古名医,都登上寿; 痛三号而未已,伤吾老友,更失诗人。 赏析
【注释】 生为谁忙:活着是为了谁而忙? 学业未成:学业没有学成。 家已破:家业已经破产。 死亏君忍:死了,您还能容忍吗? 高堂垂老:老人头发白了。 初啼:刚开始啼哭。 【赏析】 这首诗是悼念蒋愚谷的挽诗。蒋愚谷,名元龙,字愚谷,浙江慈溪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进士。他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官至户部郎中,后被诬杀于狱中,时年仅四十三岁。此作是他生前所写。 首句“生为谁忙”是说自己活着是为了谁而忙
注释: 守郡(驻守镇江的) 继先人,看江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 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继儒的作品,他在镇江任上时写下了这副对联,以此来表达他对镇江的热爱和自己的愿望。 首句“守郡继先人”意思是说,作为继任者,我接替了前任的职责,守护着这个城市。而“看江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则表达了他对镇江人民深深的怀念,他们像江水一样长流不息
【注释】 衙署(yá zhòu)联:对联。 狱贵得情宁结早:狱中的人,如果得到真情,宁愿早些结案; 判防多误每刑轻:“审判”的失误,往往是“刑罚”较轻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司法腐败现象的讽刺诗,通过对比,揭露了官吏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罪行。全诗用对比的手法,先写监狱中的犯人,因受冤枉,宁愿早些结束刑期;再写法官们,因贪图贿赂而经常出错,结果总是减轻刑罚。这种对比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时,先读懂诗句,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和重要词语来分析概括诗句的内容主旨;最后写出自己对诗歌的情感和看法即可。本题中,“自嘲联”是题目,“不作公卿”指不入仕途做官,“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指不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为爱文章又恋花”。“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咏荆轲》中的名句,意思是不为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而弯腰,形容为人清高正直
【注释】 胜地:美好的园林。 重经:经过多次。 丝竹宴:以乐器为伴的音乐宴会。 诸生:众多的学生。 回头似梦:指美好的景象转眼就消逝了,犹如一场大梦。 名园:有名的园林。 须得主:必须由主人来主持。 楼台:高楼与亭台。 哲匠:聪明能干的工匠。 着手成春:动手就能使春天到来。 赏析: 《赠名园主人联》是一幅对联,上联写园林之美,下联写园中之主。上联说美好的园林怕经过多次重游
注释: 太守的风度清新,江左地区依然欢迎谢傅; 先生来晚了一点,已经在床上躺了很久了。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首句写郡守谢公的风采,次句写袁安的气节。全诗用“风清”和“卧久”两词语分别描绘出两位贤者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