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注释】 日晡:傍晚。五溪:《山海经》说,尧舜二帝曾游五岳,故五岳有五溪。后因以“五溪”指代五岳。九子: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瑶台有九个玉女侍奉,她们手持翠玉如意,故称九子。棂:竹制的窗格。 【译文】 傍晚带着酒登上高高的亭子,亭外云层叠嶂与天相连。 送客时听见五溪的回声入耳,邀请人观赏九子翠竹映衬栏杆。 山因为当道而名声更加显赫,客人来到凭栏处眼中已显苍老。 多少征夫掉转头颅离去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1. 前代黄门冢土累 - 黄门,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前朝的大臣或旧官。冢土,意即坟墓。累,累积,这里指积累的荣耀与功勋。 2. 敬亭云净想须眉 - 敬亭山,位于今安徽省境内,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处可能借指一种宁静、高远的境界,云净想须眉,意指心境如云般纯净,思绪如须眉般坚定。 3. 恸馀栾布悬头下 - 栾布,西汉时期的名将,以其忠诚和勇武著称。悬头,指悬挂在城楼示众
注释: 1. 瓦屋,简陋的房屋。 2. 晏岁,过去的岁月。 3. 鹤怅猿啼,形容离别时的景象。 4. 关心几榻,指担心自己的家产。 5. 绝忆,极度思念。 6. 渗盐豉,用盐腌渍。 7. 季鹰舟,季鹰的船,季鹰是晋人王弘的字,这里借指归家。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写作者重游旧地当涂(今属安徽)时,怀念老朋友稚存的情景。 前四句写诗人在当涂与稚存共事的日子,以及离开时的感伤。“三间瓦屋廨东头”
下面是对这首《枞阳》的逐句释义: - 诗句: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注释:枞阳,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者历史背景。歌尽,歌声传遍;水连天,形容水域广阔,仿佛与天空相接。汉武,汉武帝的庙号,这里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事迹或象征。旌旗,古代军队的标志,这里比喻汉武帝的统治或影响力。眼前,直观地感受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对汉武帝时期辉煌历史的感慨和怀念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重游当涂时写下的怀人之作。诗中的"稚存",指的是同乡好友陈稚存。 "相对常为嚄唶行",表达了作者与稚存常常在一起喝酒,畅谈天下大事的情景。嚄唶一词用来形容酒后的豪言壮语,可见两人友情深厚,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和理解。 第二句"更经离索想生平",则表达了作者在这次旅行中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离别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感体验,而这次的离别更是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蒋耘庄与作者有很深的交情。全诗通过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诗句:“踪迹吟场半载同,水西楼下别匆匆。” 译文:我们的足迹在诗坛上共同走过了半年,现在却在这水西楼下匆匆告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不舍的情感。 2. 诗句:“清狂好占溪头月,寥落应怜泽畔鸿。” 译文:我喜欢在清幽的夜晚占据溪边的月亮
【注释】 十四夜歌宴:十四的夜晚举行歌舞宴会。 霓裳:古代一种彩色的舞衣,这里泛指舞蹈。 风更约:风吹得更加急促了。 张绪:东晋诗人,字元瑜,曾任桓温参军,后因事被免官,退居会稽。 何戡:南朝宋诗人,生平不详。 识曲群公:能鉴赏乐曲的达官贵人。 【赏析】 《十四夜歌宴》是一首描写唐时宫廷中歌舞宴乐的诗。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繁华的场面和人们狂欢的情态。 第一句写歌场之盛,突出了“歌”这个字
诗句原文: 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 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 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译文: 每年春天我在江边吹着悠扬的箫声,就像在西园里的桃花梗一样漂浮不定。 马匹因为熟悉了道路所以感到疲惫,蝉儿到了秋天却仍能发出声音。 我像长剑倚靠在别人身边游走不停,穿着短衣射杀老虎的气势难以平息。 夜晚独自饮酒听歌
姜贞毅墓 其二 回首桥陵涕泪浑,艰难于此敛羁魂。 起家忠义田横岛,蒿目兴亡伍相门。 地下铁衣新鬼戍,生前抔土故君恩。 松楸几点斜阳入,绝似朝衫捧血痕。 注释 - 回首桥陵:指回到家乡桥陵。 - 涕泪浑:泪水混浊。 - 艰难于此敛羁魂: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 起家:开始创业、建功立业。 - 忠义:忠诚和义气。 - 田横岛: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忠臣田横的墓地。 - 伍相门
抑情无计总飞扬,忽忽行迷坐若忘。 遁拟凿坯因骨傲,吟还带索为愁长。 听猿讵止三声泪,绕指真成百炼钢。 自傲一呕休示客,恐将冰炭置人肠。 注释: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总是无法控制地飞扬,忽然之间,我迷失了方向,坐在这好像忘记了一切。我试图通过逃避来摆脱这种情绪,但最终因为骨头太硬而无法逃避,因此感到一种傲慢的情绪,我写诗时也感到一种长久的忧愁。听到猿猴的叫声,让我不禁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