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
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
下面是对这首《枞阳》的逐句释义:
诗句: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注释:枞阳,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者历史背景。歌尽,歌声传遍;水连天,形容水域广阔,仿佛与天空相接。汉武,汉武帝的庙号,这里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事迹或象征。旌旗,古代军队的标志,这里比喻汉武帝的统治或影响力。眼前,直观地感受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对汉武帝时期辉煌历史的感慨和怀念。”歌尽水连天”意味着歌声传遍了整个水面,象征着汉武帝时期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汉武旌旗在眼前”则强调了汉武帝的形象和成就就在眼前,让人感到震撼。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情感和对过去的敬仰之情。诗句: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
注释:呼万岁,古代皇帝命令百官向自己行礼时使用的口号,这里用来形容大自然仿佛也在欢呼庆祝。鱼龙,古代传说中能在水下自由游动的巨大鱼类和龙类,这里借指自然界中的生物。何处,何处是哪里的意思,表示迷茫或不确定。徙,迁徙、移居之意。重渊,深潭、深渊之意。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反应与人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影响的深切感受。”草木似闻呼万岁”将自然景物拟人化,仿佛感受到了历史的呼唤和影响。”鱼龙何处徙重渊”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影响之深远和持久,即使巨大的生物也能感受到并作出反应。全诗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尊重。诗句: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
注释:舳舻,指船帆。江云散,江面上的云雾消散。金碧,金色和碧色,这里形容色彩丰富、美丽。三泉,古代传说中的三个神泉,此处可能暗指某种神秘的场所或传说。隧道迁,隧道迁移、改变之意。
赏析:此句描述了一幅宏伟的自然景观图,展现了江上景色的变化和历史变迁带来的影响。”舳舻千里江云散”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云雾缭绕、船只穿梭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金碧三泉隧道迁”则通过“金碧”和“隧道迁”这两个关键词,暗示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以及这些变化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影响。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变迁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句: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
注释:祇有,只有、仅仅之意。射蛟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用于捕鱼的台子,传说能射中蛟龙。雄风,英雄气概、豪迈精神之意。想当年,回忆过去的时光。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敬仰。”祇有射蛟台畔立”通过强调“祇有”这一限定词,突出了射蛟台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地理标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雄风犹为想当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风貌的怀念和向往,希望保持并传承这种英雄气概。全诗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们精神的传承意愿。
黄景仁的《枞阳》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情怀的作品。它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