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身离古寺暮烟中,归怯秋斋似水空。 暝色上衣挥不得,夕阳知在那山红。 译文: 我在寺庙中离开时,天色已晚,烟雾弥漫在暮色之中,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秋天的晚上,家里空空荡荡,就像那水一样,令人感到寒冷和寂寞。傍晚时分,我无法挥去身上的寒意,只能看着夕阳在远方的山头上燃烧。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的感情的诗。诗人在寺庙中度过了一天的时间,然后回到了家中
【注释】 驿(yì):古代设置的供传递公文、来往行人或官员休憩住宿的亭舍;驿,音义:jì,地名。名:名声。声名:名声和威望。老去:年龄大了。传经:传授经典。倍有情:更加有感情。惭愧: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没有达到某种境界。东家孤负:辜负了东邻的情谊,指辜负了郑康成(郑玄)对己的知遇之恩。郑玄字康成,东汉末年著名学者,与马融齐名,被推崇为“通儒”、“大儒”,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东家:指郑康成的朋友。
【注释】 銮:金饰的马络头,借指皇帝的车驾;吴会:古郡名,今江苏苏州一带。苍旻:指天空。家徒四壁:家中只有四面墙壁空荡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韦应物回湖州时作。首句写诗人对友人归家的祝愿。二句写韦应物将献赋于皇帝,以期得重用,排解朝廷之忧。三、四句承上启下,点出归家后的现实处境:“可知道君归家之后,家中只剩下了四面墙。”诗的前两句,是祝愿,后两句是感叹,前呼后应,感情真切自然
【注释】 岁暮怀人 其十三:在岁末怀念别人。岁暮,指年终;怀人,指思念亲人;其十三,即《古诗十九首》中的第13首诗。孙子荆:三国魏时孙登的字。据《世说新语·德行》,孙登有清名。子荆是他的字。 问讯楼头孙子荆,早除妇服尚吞声:你到城楼上去探望一下孙登吧。你妻子刚去世,还穿着丧服,应该把悲痛压抑着。 而今可有三危使,碧海青天万古情:现在你可以派遣出三危使者了。因为碧海青天下的情意是永远存在的。三危
岁暮怀人 其十二 绝忆君家草堂月,往来帆影动帘纹。 知君五载杭州住,一梦西湖一见君。 注释 - 岁暮怀人: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岁末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 其十二:这是该诗的第十二章,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长久而深厚的感情。 - 绝忆:形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 君家:指诗人的朋友的家。 - 草堂月:诗人回忆起朋友家中宁静美好的夜晚,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房间。 - 来往帆影
【注释】: 春明门:即长安城门,在今西安市南。 骖(cān):马。古代一车四马,前驱为“鸾”,左右为“骖”或“驷”,后驱为“从”。 别味经年似酒酣:“离别的味道过了一年就像喝酒一样醉了。” 天北:指北方的家乡,也泛指远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送别故人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送行时的情景。首句写诗人站在长安城外,目送着朋友乘马离去。次句是说,这次分别与去年不同,分别已经整整一年后
【注释】: 岁暮怀人 其五:岁末思念人。 采石矶头太白楼,峨眉博望卷帘秋:“采石矶”是古代的长江渡口,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太白楼”指李白当年隐居过的青莲阁(在四川江油青莲镇);“峨眉”即峨眉山;“博望”指汉光武帝刘秀曾避难于四川严道的博望山(在今天四川省雅安市)。这些地名都是诗人当年曾经游历的地方。 先生暇日时登啸,为我题诗在上头:“先生”指诗人自己;“登啸”指登上楼中之啸台
岁暮怀人 其四 兴来词赋谐兼则,老去风情宦即家。 建业临安通一水,年年来往为梅花。 【注释】 1.“兴来”:兴致来了。谐:和谐。兼则:指同时具备。2.“老去”:年纪老了(这里指辞官归居家乡)。3.“风情”:指风土人情。4.“宦”:做官。5.“建业”:古都城名。今江苏南京市。6.“临安”:南宋都城,在今浙江杭州。7.“通一水”:指江水相通。8.“年年”:每年。9.“梅花”:梅花是诗人喜爱之物。
岁暮怀人 其十五 台址何年剩可诗,岭名应不罢相思。 轻红三百凭君擘,莫负闽娘十八时。 注释: - 台址:指代某个地方或场所的名称。 - 何年剩可诗:表示这个地方已经存在很久,但仍然值得用诗歌来描绘和赞美。 - 岭名:指的是山名或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某座山的名字。 - 相思:表达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 轻红三百:形容红色的花瓣很多,数量庞大。 - 凭君擘:请允许我为你亲手将它们分开。 - 闽娘
岁暮怀人 其七 汉南仙客出群才,绮岁清游不可陪。 我在长安反西笑,有人置酒上丛台。 注释:在汉水以南,有位仙人般的客人(指李白),他的才华出众,可是这美好的时光我却不能陪伴他一起度过。我在长安反而向西而笑,有人在上阳宫的丛台上为我设宴饯行。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以豪放洒脱的形象出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的开头两句是说:“汉南有一位仙客,他出群拔萃,才气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