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醉歌行别伍三 星荧荧,月皎皎。 注释:明亮的星星,清澈的月亮。 漏声将残客行少,有客仓皇窜荒草。 十年仗剑都亭行,鼓刀贱者知姓名。 仰天酒尽各万里,蓦地相逢服华紫。 注释:夜深人静,时间流逝,客人渐渐稀少,只剩下仓皇逃窜的草木。我曾在十年里仗剑行走在都亭之间,那时我只是一个无名的小辈,现在仰天一饮而尽后各自奔向万里之外,突然又在这偶然的相逢中见到了曾经的同伴,他们身着华贵的紫色服饰。 悲来欷吁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送别之作,作者用“风尘满面霜满头”等词语描写了送别的场面。“谁知此地复携手,仍无一语如从前”,诗人感叹:不知道这次分别后能否再次重逢,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有说有笑。“世”指世人,“解”为懂得,“得”意为能够。“相逢泪如雨”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分离的痛苦。 【答案】 终日相对或兀兀。终日相对,形容二人长时间在一起相处。兀兀,形容人呆滞的样子。 别去乃积千万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逐句分析。“登镇海城楼观海”一句点明地点、时间及诗人的心境。“谁渗娲皇灰,助填精卫石”,化用《山海经》中“女娲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等神话传说,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尽化桑田平,无使瀴溟隔”两句,是说:大海的波涛已经平息如镜,不要让它隔断两岸的往来。“餐得枫香归
诗句“题橘洲僧楼”译文如下: 1. 原文: 搴裳涉芳洲,泽国草萋碧。湘柳摇青春,湘花比颜色。淼淼烟波独倚楼,楚天望断木兰舟。此间自古多离别,日暮江空我欲愁。 2. 译文: 登上船穿过芳美的沙滩,泽国里草木茂盛一片青碧。湘江的柳枝摇曳着春天的生机,湘江的花比颜色还要鲜艳。独自站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望着那远去的木船。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离别,夕阳西下我满怀忧愁。 3. 注释: - 橘洲
【注释】 ⑴“作客”句:作者自注:“作客,寓居他乡也。”家,家中。反,反而像。 ⑵“所以”句:三年来,作者身在他乡,衣上积了尘土。 ⑶“昨过”句:昨天经过西州门时,只见芳草绿得茂盛。萋碧,形容茂盛的草木。 ⑷“惊心”句:作者触景生情,想到往日与仲游同袍共济的情景,不禁为之心动。匪,通“非”。旦暮,早晚。 ⑸“为念”句:作者思念仲游的为人,心中感慨不已,感到郁结。 ⑹“疾病”句:作者自己身患疾病
【注释】 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岩:山名,在西安东南。 清晨发西安,四野动鸡唱。 清晨:天色刚刚破晓的时候,也就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鸡唱”句:鸡鸣声传遍四野。 人烟起橘袖,村落隐相向。 人烟:指炊烟。橘袖:指妇女的衣服,因为橘子皮可以做成衣袖而得名。“隐相向”句:村庄隐藏在相互相对的田野间。 川景明朝晖,宿雾自消荡。 川景:河流的景象。朝晖:早晨的阳光。宿雾:隔夜的雾气。“自消荡”句
《登镇海城楼观海》 地不足东南,厥池日朝夕。 浮天忽如梦,络域斯其脉。 归塘无尽藏,委输孰为役。 渺茫抚遗经,鸿蒙朝夙昔。 一越而三千,奢愿何时释。 五更登兹楼,霍尔堕心魄。 冶夷疑蜃游,腾轩怖鳌掷。 星星献殷霞,照面不成赤。 霞奔如有声,日起已千尺。 蒙蒙湿未收,照见岛烟白。 仿佛榑桑华,闪荡碧津碧。 天开东皇家,帝与九老宅。 且可神与游,讵能目为逆。 青岱隐北指,瓯越味南适。 嗟兹剡鄞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芙蓉作阵落江水,斑竹泪枯愁帝子 - 诗句解读:描述以芙蓉为阵,江水被阻挡的情景,以及因悲伤而枯萎的斑竹林。 - 关键词注释: - 芙蓉作阵:以芙蓉为障碍物,象征阻碍或困境。 - 江水:指江河。 - 帝子:古代对帝王的尊称,此处特指楚怀王。 - 赏析:通过自然景观描绘出楚怀王被围困时的绝望情绪,同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2. 魂兮飞来立江皋,江烟凝白下复高 -
【诗句】 淦江一夜大风雪,病热忽减身知寒。 晓闻饭香腹殷吼,生气自怪来无端。 同舟估客喜相贺,长年柁工心始宽。 我会大小数十病,虽脱鬼手生则残。 有如老将身经百馀战,遍体刻画皆疮瘢。 重经战处始长叹,孤军弱垒心茫然。 我思冥中亦岂厌狂客,几度得遣吟魂还。 或者天意忌作达,坎壈使识为人难。 否则山灵木怪夜深哭,畏我幽僻工雕剜。 明知无益聚为祟,汝曹再至真无颜。 我歌至此哑然笑,呼藤强立行蹒跚。
【注释】 洞庭:即今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 君山:在洞庭湖中,形如青翠的山峰。 酒酣别君:形容离别时情意深厚。 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阳楼,因屈原曾在此投汨罗江,故名。 具区里: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金庭玉柱:指神话中的仙境,相传为黄帝所建。 长风巨浪:长江水势汹涌,波浪滔天。 七泽:传说中的湖泊。 吴侬:吴地方言,指今江苏、浙江一带人。 橙黄橘绿:泛指江南地区的物产。 鲈脍:指鲈鱼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