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注释】 ⑴萦纡:曲折环绕。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小路。荜门蓬户:简陋的门户。两三家:几户人家。 ⑵短墙、绯桃:都是指桃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农村风俗画。 “野水萦纡石径斜,荜门蓬户两三家。”开篇先写村舍周围的环境,野水流过,石路弯弯曲曲,几户人家简陋的门户和房屋映入眼帘,给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乡村图卷,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野水萦纡
诗句释义 1 “客中况味似枯禅”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孤独或超脱世俗的状态,将身处异地比喻为禅宗中的枯坐,强调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2. “岁月无情任转迁” - 这里用“岁月无情”来形容时间的变化是无情的,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时间总是在不断地向前推移,无法改变。 3. “不是五更闻爆竹” - “五更”通常指的是深夜时分,而“爆竹声”则代表着新年的庆祝声音。这句诗意味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要读懂内容和思想情感。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灯花鹊噪来抒发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之情。 “鹊噪灯花亦偶然,人间喜信只虚传。”鹊噪灯花也是偶然的,人间传来的消息只是虚无缥缈的。“喜信”指好消息,即求婚的消息。这句的意思是说灯花虽然偶尔被鹊所噪动,但传来的爱情消息却是虚无缥缈,没有真实的依据。 “朝朝暮暮知多少,误却归期又隔年。”每天每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赏析作者感情。 “过汜水”是这首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线索,全诗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描写。第一句“清汜垂虹贯浊流”,写的是汜水,汜水是黄河支流,在今河南巩县南,东流注入黄河南段。第二句写崤山和函谷关,崤山是秦岭的东延部分,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南,两山夹涧,形势险要。第三句是说登上了这两座雄踞于中州的名山,山河不尽登临兴
诗句释义: 1. 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屦行寻卖酒家。 - 注释:头顶被风雪覆盖,道路显得崎岖不平;拄着拐杖,步行寻找卖酒的小贩。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恶劣的天气中艰难前行的情景。"满头风雪"形象地展现了大雪纷飞的场景,"路欹斜"则表达了诗人行走的艰难。 2. 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 - 注释:远方的山川和溪流都被白雪覆盖,变得颜色相同,难以分辨;不知道梅花在哪里。 - 赏析
注释: 太原:即今山西太原。 青袍:古代官员的服饰,青色,故称青袍。 县吏:县的官长。候:等待。庭参:朝见皇帝。 庆罢新正:指元旦过后。庆,祝贺。新,新年。 酒半酣:酒喝得有点醉意了。 并州:指今山西一带。 倦游客:厌倦了四处游历的人。 梦回枕上忆江南:在梦中回到家乡,怀念起江南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在太原县任职时,对家乡生活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青袍县吏候庭参”描绘了作者身穿青袍
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轻尘,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 注释: 1. 暖风:春天的和风。 2. 浥(yì):沾湿。 3. 飞花:飘落的花瓣。 4. 天涯:天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自然风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首句“暖风”二字,便将读者引入了春天的氛围之中。接着,“吹雨浥轻尘”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雨细密、轻柔的特点
注释:梦中的我在青鸾上稳稳地驾驭着紫云车,归来时月色已经偏斜。风吹断了玉笙,人已去得很远,瑶池里开遍了美丽的碧桃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诗中的“青鸾”是指天上的神鸟,象征着超凡脱俗;“紫云车”则是神仙所乘的车,代表着富贵和尊贵。整首诗通过描绘梦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超然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1. 并州北门城楼:指在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北城门上的一座城楼。 2. 塞北穷冬候:塞北地区,即北方边塞地区,冬天特别寒冷。 3. 无风也自寒:即使没有风,也感到寒冷。 4. 楼高窥朔漠:站在城楼上可以看到遥远的沙漠。 5. 无事莫凭阑:没有事情的时候,不要倚靠在栏杆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并州北门城楼的景象,通过描绘天气、环境等因素,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句释义:溪山疏雨已歇,水木散清阴。樵唱知何处,白云深更深。 译文:溪边的山和树林在稀疏的雨后显得格外清晰,樵夫的歌声似乎在询问哪里可以听到。而那片被云雾缭绕的高山,仿佛更加深邃、神秘。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的语言平实却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山水之中。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