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注释】 才聚还消似可疑,天公深意许谁知:雪花凝聚后融化消失,好似天公有深意似的,谁能知道呢? 但令海宇均滋润,不使闾阎起怨咨:只要天下到处都得到滋养,就不会使贫民百姓产生抱怨。 裁剪六花如有意,斡旋一气本无私:雪花像裁剪过的花瓣那样有意地排列着,而天地间运转的气流本来没有私心。 登高望远空吟赏,谁和阳春白雪词:登高远望,徒然吟诵赞赏,谁能与《阳春白雪》相媲美呢! 赏析: 是一首咏物诗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闻君何事病恹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听闻高佥宪生病的消息后的反应。"闻君何事病恹恹"中的“恹恹”形容人身体不适、精神不振的状态。整句的意思是:“听说你为何生病了?” 2. “镇日焚香不卷帘”:这句话描绘了高佥宪在生病期间的行为。"镇日"指的是一整天都这样,"焚香"是一种祈祷或冥想的行为,"不卷帘"可能意味着他整天都在室内。整句意思是:“你一整天都在焚香祈祷
【注释】 1. 塞上:边塞。即景:眼前的景物。 2. 目极:远眺。烟沙草带霜:指边塞上的景色。 3. 天寒岁暮:天寒地冻,岁末之时。苍茫:迷茫、辽阔。这里形容天气寒冷,视野开阔,天地间一片苍茫之态。 4. 炕头炽炭烧黄鼠:炕头上的柴火正燃烧着,烤的是黄色的小老鼠。黄鼠:古代北方称小老鼠为黄鼠。 5. 马上弯弓射白狼:在马上拉满了弓箭准备射击一只白色的狼。白狼:白色长毛的狼。 6. 上将亲平西突厥
雪中一点笑生春,韫色含香怕惹尘。 译文:雪中有一点点的笑意,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它的颜色和香气都十分美丽,但是却怕被人打扰。 注释:雪中一点:指梅花在雪中独自开放,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笑生春:形容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也能散发出春天的气息。韫色含香:指梅花的花瓣和花蕊都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让人陶醉其中。怕惹尘:害怕自己的美丽被尘埃所遮盖,无法展现出来。 只缘铁石心肠劲,结得松筠契谊真。 译文
夜坐念边事 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 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 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注释: 1. 萧然一室如僧舍:形容房间空旷寂静的样子,就像僧人居住的房间一样。 2. 秉烛焚香坐夜阑:拿着蜡烛,点燃香料,坐在夜晚的尽头。 3. 却笑酒酣毡帐暖:虽然已经喝得醉醺醺,但毡帐(帐篷)里还是温暖舒适。 4. 谁怜漏永铁衣寒
【注释】 一枝邂逅漏先春,不著寰中半点尘。 铁石心肠贤宰辅,琼瑶肌骨谪仙人。 独亲和靖能知己,更倩华光为写真。 此外空山谁是伴,清风明月共怡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一枝邂逅漏先春,不著寰中半点尘”,意思是说梅花在初春的凌晨开放,不沾半点人间红尘,这是梅花的清高。颔联“铁石心肠贤宰辅,琼瑶肌骨谪仙人”,意思是说梅花有着铁石般坚硬的身躯,有着神仙一样的身体,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
【解析】 此诗写诗人夜坐思归的情景。首句“银台火冷坠灯花,粉堞霜寒咽鼓笳”,点出时令和环境。第二句“窗月照来人影瘦,边风吹散雁行斜”,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图景:月光如水,照人更觉形貌枯槁;边塞的秋风阵阵袭来,吹散了雁阵,也吹散了诗人的思绪。三四句紧承上二句展开,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因思家而感到孤独。七八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鬓发已白,因此生憎。最后两句是写梦中回家
《春昼》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词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 - 注释:候馆,指等待接待的场所。 - 赏析:《春昼》首句“萧条候馆度芳春”描绘了诗人在候馆中度过春天的情景。这里的“萧条”形容候馆的冷清与寂寥,“度芳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次句:“草色入帘闲白昼
【注释】 夜寒:指夜晚的寒冷。迢迢:遥远,这里指远隔千里之遥。 理:整理。残编:指残破的书籍。 乡国:家乡。 屈指:算数。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帝都景象。 亲舍:自己的家。 太玄:道家经典,这里借指道家哲学。 【译文】 寒夜漫漫令人不眠,坐起观看书籍以消磨时光。 故乡在千里之外让人心烦,转眼间离家四十载已过许多年。 遥远的帝都夕阳下景色模糊,依稀中见到家在白云那边。
寓清源 荒凉的城池有数里,一半被泥沙填满。 垂柳成林聚集着乌鸦。 道路上有两匹马迎接使者,河岸边有一条狗在叫唤人家。 山峦连绵,景色迷离,霜花落在人的头发上。 遥想江南好风景,夜晚客舍梦回梅花。 译文: 荒凉的城池有数里,一半被泥沙填满。 垂柳成林聚集着乌鸦。 道路上有两匹马迎接使者,河岸边有一条狗在叫唤人家。 山峦连绵,景色迷离,霜花落在人的头发上。 遥想江南好风景,夜晚客舍梦回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