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注释】 挽蔡锷联:挽蔡锷的对联。 【赏析】 此联为挽蔡锷之联,上联“知所恶有甚于死者”,意思是深知自己所厌恶的东西比死去更可怕;下联“非夫人之恸而谁为”,意思是如果不是夫人的悲痛,还有谁能这样悲痛呢?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蔡锷的深切悼念之情。 这首诗是鲁迅在蔡锷去世时所写的挽联,表现了诗人对蔡锷的崇敬和哀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万事不如公论久,微言惟有故人知。 译文: 所有的事情都不如公正的评论长久,只有那些微小的言论只有老朋友才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在离开报馆主笔之际,对朋友的临别赠言。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评论的重视以及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诗句解读: 1. 云归何处寻:这句表达了一种对某种事物的追寻,可能是云的踪迹。"云归何处寻"暗示着对“云”的追寻,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或者记忆的追寻,也可能表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2. 行脚直追文长老:这里的"行脚"指的是行走、旅行。"直追"表示直接追求或寻找。"文长老"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目标或者是一个人的名字。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正在努力前行。 3. 径凉徒延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太息斯人去”是诗人对李鸿章的感慨;“萧条徐泗空”意思是说:徐州、泗州一带已变得萧条冷落,一片荒凉。“莽莽长淮”,指淮河两岸茫茫无边,形容淮水滔滔。“起陆龙蛇安在也?”意思是说:那些像龙蛇一样腾跃的将领们如今在哪里呢?“回首河山非,只有夕阳好”的意思是说:回首往昔的祖国河山,哪里还有当年的美好呢
【注释】 1. 挽康有为联:这是梁启超对康有为的挽词,康有为是维新派领袖。 2. 祈死:希望死去。 3. 生也有涯:生命是有限的。 4. 卒免:终于免除了。 5. 睹:看见。 6. 全国鱼烂陆沉之惨:整个国家像鱼鳖一样糜烂,陆地像陆地一样沉没,形容国家危亡。 7. 西狩获麟:《春秋》上说鲁国西狩获麒麟,孔子说“吾道穷矣”,后来指孔子去世。 8.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论。 9. 天将丧:老天将要灭亡
【注释】 万事无如:没有比得上的;公论,公众舆论。 惟:只有。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英敛之的一首七律。诗人对友人寄予深切的关怀,希望友人能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全诗表达了诗人关心时政、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句点出“公论”与“私言”的不同,突出了“公论”的重要性。第二句则指出“公论”虽然重要但并不总是能够被人们接受,所以需要有“故人知”。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人
注释:在长江边卧病不起,惊觉岁月已晚;在九原之下与友人告别,道路已尽,交期断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病中感旧之作。潘之博(一作潘岳),字安仁,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竹林七贤”之一。此诗写诗人卧病沧江,感慨岁月流逝,与朋友永别。前二句写卧病惊觉岁晚,后二句写离别之情。全诗意境凄清,情调悲凉
诗句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
译文: 孔子说:“就像挖山一样,没有挖成一筐土,就要停下来了,是我停下来的;就像平地建楼,虽然填了九仞高,却还没有到泉,还是弃井。”孟子说:“有作为的人,好比挖井,如果挖到九仞深却看不到水,那就是放弃的井。” 注释: 1. 论毅力:讨论关于坚持不懈的品质。 2. 譬如:比喻,比如。 3. 为山:比喻做事情。 4. 未成一篑:指没有完成一件事情。篑(kui),古代盛土的竹器。 5. 止:停止。
注释 1. 沁园春:一种词牌名。 2. 己巳:作者的生年。己巳年,即公元1609年。 3. 送汤佩松:为纪念和悼念已故友人汤佩松而作。 4. 阿松:对汤佩松的亲昵称呼。 5. 万恨千忧:表达了作者对汤佩松深深的同情和遗憾。 6. 记而翁当日:指作者的祖父或父亲当年的行为。 7. 一身殉国:形容其忠诚于国家。 8. 血横海峤:形容战争惨烈,血流成河的景象。 9. 魂恋宗邦:形容其对国家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