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解析】 “贺段祺瑞寿联”:这是一首贺段祺瑞生日的对联。上联写段祺瑞考中书令,下联写段祺瑞封为万八千户冠军侯。 【答案】 上联:二十四考中书令 —— 指段祺瑞在1920年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经过考试,被授予中书令职务。 下联:万八千户冠军侯——指段祺瑞后来被封为“北洋政府”的大军阀、北洋政府的首领、北洋政府的最高统帅、北洋政府的实际大老板、北洋政府的实际最高首脑。 译文
【注释】 ①江潭:指长江之滨,泛指湖泊和池沼。 ②摇落:衰败零落。 ③朱颜:指青春美好的容颜。 ④镜中:比喻自己。 ⑤思量:思念。 ⑥流红:指落花如血的景色。 ⑦禁受:忍受。 【赏析】 《蝶恋花·其六》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人,抒发了年华逝去、时光易逝,人人有恨,却无处诉说的悲凉;下片写景,以雨横、风狂、啼痕等自然景象表现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哀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
【注释】: 是经世才,是治君才,是理民才——这三者都是治国之才。 使中国不亡,胡诸贤同尽——如果中国不灭亡,那么那些贤人也会一同殉难。 孰义约我,孰智开我,孰力弼我——究竟是谁用道义来约束我,是谁用智慧来启发我,又是谁用武力来辅助我呢? 既后死为罪,抑长生可忧——既然最后死去会成为过错,那么长久地活着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崇祯元年(1628)所作
【注释】 纳:采纳,接受。贻:遗留,留下。丘山:比喻重大。不祥:不吉利。张良:汉初的开国谋士。龚胜(?—14年):东汉末年的清官。非命:命中注定。疑:怀疑,不信。苍苍者匪天:指上天。苍苍:高远的样子,这里形容天的广大无边。 【译文】 你能接受他的规劝就象接受毫发那样细致; 他留下的恶名就象一座大山压在你的肩上, 你的命运不吉如我一样,希望世人永远不要和你相交往; 你要尽自己的力量像张良那样去做人
新会梁氏宗祠联 作室者去其旧而惟新是谋,试看哲匠经营,大厦广搜众材,治国规模如此矣; 法祖者师其意不必泥其迹,敢向宗人演说,合群乃能保种,自强根本在斯乎。 注释: 作室者:指建房子的人。 去其旧:去掉旧的。 惟新是谋:只有创新才是好的策略。 哲匠:聪明的工匠。 大厦广搜众材: 大建筑要使用各种材料。 治国规模如此矣:治理国家的方法就像这样的规模。 法祖者:遵循祖先的人。 师其意:学习他们的意图。
【注释】 挽蜀中殉难诸公联(1): 指杜甫在《哀江头》中所写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忍相陵:忍受着被践踏的痛苦。(3)骖:古代帝王或高官的坐骑。(4)宁苟免:宁愿不保全性命。(5)豪贤:有才能的人。(6)嗟并命:感叹命运不好,同遭不幸。(7)回川:回到家乡。驻泪:停住眼泪。(8)恐难干:恐怕难以擦干。 【赏析】 此诗是杜甫对蜀中殉难诸公的哀悼之词
【注释】 天意复何言:天地间的大道理,又怎能用言语来表达? 蜀道尚难公岂瞑:即使蜀地险阻,也难阻止公(指诸葛亮)的英明决断。 故人成踵尽:老朋友一个个相继离世。 神州可挽道弥孤:国家的危亡,还有希望可以挽救。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成都武侯祠前为悼念诸葛亮所写的挽联。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后人奉为忠臣、贤相的典型。 首联“天意复何言,蜀道尚难公岂瞑。”意思是说
【解析】 此诗首句“溯千年血统”,指追溯梁氏家族世代相传的血脉;次句“似续相承”,意为仿佛是延续了相承的关系,即继承先代的事业;第三句“废专制行共和”意为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共和制,也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第四句“改革先从家族起”意为改革要从家庭开始,这里指的是家族中的族权和家长制的改革。第二联“入廿纪盘涡,竞争益烈”一句指进入20世纪,社会矛盾日益激烈;第三联“以保种为爱国”
【注释】 (1)黄蔡:指宋代的黄庭坚(字鲁直)和蔡襄(字君漠)。 (2)联:指两首诗,即《挽黄鲁直二首》。 (3)天下事可知矣:意思是黄、蔡两位贤人相继死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4)千钧:比喻重大的事情或强大的力量。 (5)系:挂;悬。 (6)后死者:指那些在两位贤人之后活着的人。 赏析: 这是两首悼念黄庭坚和蔡襄的挽词。黄庭坚是北宋诗人、书法家,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注释:明天我要拜访这位二千石的官,一天要喝三百杯酒。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所作的一首赠别的诗。首句“明朝还访二千石”,点明朋友的地位,即是一位二千石(一石为十斗)的地方官。次句“一日更须三百杯”,则表明他来访时的盛情,要与朋友痛饮三百杯。这两句诗既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豪迈气概。全诗语言简练而生动,形象鲜明而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