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忍相陵,临节誓骖宁苟免;
豪贤嗟并命,回川驻泪恐难干。

【注释】

挽蜀中殉难诸公联(1): 指杜甫在《哀江头》中所写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忍相陵:忍受着被践踏的痛苦。(3)骖:古代帝王或高官的坐骑。(4)宁苟免:宁愿不保全性命。(5)豪贤:有才能的人。(6)嗟并命:感叹命运不好,同遭不幸。(7)回川:回到家乡。驻泪:停住眼泪。(8)恐难干:恐怕难以擦干。

【赏析】

此诗是杜甫对蜀中殉难诸公的哀悼之词。诗人面对国都覆灭、人民流离失所的惨境,痛定思痛,感慨万千。全诗四句,每句八字,结构严谨,感情深沉;前二句写景抒怀,后二句抒情议论;一扬一抑,一悲一壮,充分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和坚定的信念。

第一句“烽火忍相陵”,意思是说,国家遭到外敌侵犯,人民饱受蹂躏,而自己却要忍受这番屈辱。第二句“临节誓骖宁苟免”,意即面对国家的危难,我发誓要不惜一切来保全自己的性命。第三、四句,抒发了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同胞同归于尽的决心。

这首诗以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