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乐府
诗句:凿石见火能几时 译文: 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谓人生如燧石之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己遭遇、志趣、思想、认识的叙述,刻画了主人公远祸晋身、向往隐逸的精神世界,表现了汉末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思想。 先说时世倾危和自己的忧惧,次说躬耕生活可羡慕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春酒与秋酒甘美清澈的诗。 赏析:此诗描绘了两种不同季节的酒,春天的美酒甘甜如醴(一种美酒的名称),秋天的美酒清纯如华(一种美丽的花)。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美酒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
【注释】 古艳歌:古代的艳体诗。艳体,指情诗。行行:形容马走的样子。随道:顺着道路。经历:经过。山陂:山坡。柏叶:柏树的叶子。柏脂:柏树的树脂。聊可:姑且可以。遏饥:止渴。 【赏析】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其中“行行重行行”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读起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诗的前二句说
【注释】 兰草:指兰花。兰草自生香:意思是兰花独自散发着芳香。 生于大道傍:长在宽阔的大道旁边。 十月钩帘起:到了十月天凉,把帘子卷起来。 并:同“并”,一起。 束薪中:用捆绑好的柴火堆里。 桑叶郁为黄:秋霜白露落下后,桑叶变黄了。 【赏析】 此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从开篇到结束都写景,但诗人却以“兰草”作为线索贯穿全诗。 首句“兰草自生香”,点明题意;次句“生于大道傍”,交代兰草生长的环境
【注释】: 东家公:古地名。 仲春:指春秋时人左丘明的《左传》中鲁大夫左丘明,字子春,因称他为“仲春”。此处借以自况。 柱一鸠:柱是支撑的意思,一鸠是一只鸠鸟,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年岁已高,体弱多病,拄着拐杖,行动不便。 ■唇:即“颊”,颊上长有胡须。 【赏析】: 此诗是一首自况诗,作者通过咏叹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衰弱,拄着拐杖走路,来表达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全诗用比兴手法
【注释】 盐:这里指盐场。东来:从东方的大海而来,比喻来自远方。美豉出鲁门:好豉从鲁国门里出来。古艳歌:古代的歌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盐生产的繁忙景象。首句“白盐海东来”,是说产于东南沿海的海盐,是从东海之滨源源不断地运来的。次句“美豉出鲁门”,是说好酱料,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鲁门即鲁国的城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来自东海的盐,经过加工成为美味的酱料,从鲁国城门中流出
注释: 请说剑:请让我来谈论剑。 骏犀标首:用锋利的箭在犀牛角上刻上记号。 玉琢中央:以美玉雕琢成剑的中央。 六一:指《易经》中的《系辞》,是古代解释《周易》的文字,“六一”即“一”。 王者所仗:王者所依靠的工具。 带以上车:把剑挂在车上。如燕飞扬:像燕子一样飞翔。 赏析:《说剑》是一首描写剑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宝剑的形状、制作工艺以及其带来的效果,展现了宝剑的重要性和美感。同时
注释 居:居住在;穷:贫穷,指经济状况不好;衣单薄:衣服破旧,生活清苦;肠中常苦饥:心中时常感到饥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民艰辛生活的诗,反映了农民的贫困与无奈。"居穷衣单薄"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贫乏,"肠中常苦饥"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生活困苦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语言简洁而真挚
罩初何得,端来得鲋。小者如手,大者如履。孝子持归,遗我公姬。 译文: 罩初时怎么得到,才能捕到鲋鱼。小的像手掌大小,大的像人的鞋子大小。孝顺的儿子把它捕回,送给国君的女儿。 安得此鱼,适与罩迕。从今以后,但当求鲋。 注释: 1. 罩:捕鱼工具,用竹条编成,上端有口可以张合以捕捉鱼。 2. 得:获得。 3. 鲋:鲫鱼。 4. 手:比喻鱼的大小像人的手一样。 5. 履:鞋
【注释】 孔雀,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翔的鸟。东飞,往东方飞去。苦寒无衣,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衣服穿;“为君作妻”,因为君主不能与自己成家,只能做他的侍妾。中心恻悲,心里十分悲痛。夜夜织作,日夜不停地纺织着。不得下机,因为心中悲伤而无法停止纺织。三日载批,经过三天的辛苦努力。尚言吾迟,还认为自己的勤劳是值得称道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侍妾思君的诗。诗写一位女子因君王不在身边,只好在深宫里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