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隐逸高士 —— 秦系 唐才子传·秦系,字公绪,是会稽人。他天宝末年避乱剡溪,自称“东海钓客”,后来因家事获谤,与妻子离异,离开剡溪,回到若耶溪旧居。他选择在南安九日山中结庐而居,穴石为研,注《老子》,弥年不出。 在泉州的日子里,张建封听闻了秦系的高义,请他就加校书郎之职。他与刘长卿、韦应物等人交游甚密,多以诗相赠答。权德舆称其为“五言长城”,用偏师攻之。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其中不乏佳作
张彪,是颍上人。最初赴举时没有什么成就,适逢战乱,就侍奉老母隐居于嵩山,供养母亲至为谨慎。他与孟云卿是中表亲,都擅长古体诗歌。孟云卿曾赠诗说:“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心,坎壈难归来。”张彪性格高傲简淡,善于草书。志向轻狂,《咏神仙》诗说:“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当时与杜甫往来频繁,曾作《寄张十二山人》诗说:“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
这首诗是皇甫冉的《题丹阳郡图》。诗的内容如下: ``` 唐才子传·皇甫冉 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来寓丹阳,耕山钓湖,放适闲淡。或云秘书少监彬之侄也。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士。调无锡尉,营别墅阳羡山中。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辟掌书记,后入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仕终拾遗、左补阙。公自擢桂礼闱,便称高格。往以世道艰虞,遂心江外,故多飘泊之叹。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
士元,字君胄,是中山人。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宝应初年,被选任京畿县官。皇帝下诏考试政事和中书省,补任渭南尉,历任左拾遗、出任郢州刺史。他与员外郎钱起齐名。当时朝廷自丞相以下,出牧奉使,没有两个人的诗文相送,人们认为他感到惭愧,他的珍重如此。二位公体的调性大体相同,其中郎士元的文风略为闲雅,逼近康乐。珠联玉映,不觉成编,掩映当时流俗,名不虚矣。有别业在半日吴村,王季友、钱起等人都有题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鉴赏诗句,先要理解诗意,再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理解其思想倾向。然后,从炼字、修辞、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鉴赏。如“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天宝十二为743年,杨儇即李林甫,唐玄宗后期奸相。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天宝十二载,杨林甫榜进士。 【答案】 曾,字孝常,是冉之弟。天宝十二载,杨林甫榜进士。善于写诗,是王维的学生。他的哥哥与弟弟都以名望相亚
以下是对《唐才子传》中贾至的诗歌鉴赏: 1. 诗人简介: - 贾至(718—772),字幼邻,河南洛阳人。他是贾曾之子,盛唐向中唐转变之际的著名散文家、诗人。他的诗作以俊逸之气著称,不减于鲍昭、庾信。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曾在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天宝十年明经擢第,并历任多个官职,包括起居舍人和知制诰等重要职位。 2. 诗歌原文: - “昔年有道出词林,今日无媒入汉阴。莫道使君能走马
鲍防的诗歌赏析 生平简介 鲍防(722年-790年),字子慎,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襄阳人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和诗人。在官场上,鲍防先后担任过太原尹、河东节度使等重要职务,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文学成就也颇受赞誉,与谢良弼为诗友,时亦称“鲍、谢”。 诗作特点 - 工于辞章:鲍防擅长辞章,他的诗作语言流畅,富有韵味。 - 兴思优足:他的创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容
唐才子传·元结 探索诗性与现实交织之路 1. 基本信息 - 字号及家族背景 - 早年求学经历 - 进士身份及其成就 2. 文学创作特色 - 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 - 五言古风的独特之处 - 山水散文与情感寄托 3. 社会影响与评价 - 对后世文学的启发与影响 - 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读者与批评家的反馈分析 4. 文化贡献及传承 - 《文编》与《箧中集》的贡献 - 对唐代文化传承的影响 -
嘉佑,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杨誉榜进士,为秘书正字。以罪谪南荒,未几何,有诏量移为鄱阳宰,又为江阴令。后迁台、袁二州刺史。善为诗,绮丽婉靡,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时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 【注释】嘉佑:李嘉佑。唐才子传:唐代才子传。李嘉佑的传记。嘉佑: 李嘉佑,字从一,赵州(今河北石家庄)人。天宝七年(公元753)中进士,任秘书正字。因事获罪贬谪到南方边远地区,不到几年
遥,字殷遥,丹阳人。天宝年间,他曾在忠王府任仓曹参军。他与王维交好,共同向往禅寂之道,志趣超凡脱俗,常怀高远之想。然而家境贫寒,死后未能安葬,仅有一女才十岁,终日哀号于亲前,被爱怜者赠予财物,但骨骸仍埋于石楼山中。 遥擅长诗歌创作,词彩独特,多警句,杜甫曾赞誉他的诗作。如今,他的诗作仍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