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唐才子传 · 戎昱 戎昱,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在盛唐时期,格气稍劣,但中间有绝似晚作。然而,戎昱的诗歌风格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喧传翰苑,固不诬矣。有集今传。 译文: 戎昱,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在盛唐时期,格气稍劣,但中间有绝似晚作。然而,戎昱的诗歌风格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喧传翰苑,固不诬矣。有集今传。 注释: 1. 戎昱: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
唐才子传 · 古之奇 之奇,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洪源下及第,与耿湋同时。尝为安西幕府书记。与李司马端有金兰之好。工古调,足幽闲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艺圃,不泛然矣。诗集传于世。 译文: 之奇,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洪源榜中举人。他与耿湋同时期,曾担任安西幕府的书记。与李司马端有深厚的友情。他的诗才高超,能够表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因此在文人雅集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注释】 (1)皇甫补阙:指皇甫曾。皇甫曾,字孝穆,唐朝宰相。曾任中书侍郎,后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等职。陆羽与皇甫曾友善,曾为他的《茶经》作序。 (2)鲍尚书防:指鲍防,曾任尚书右仆射,是唐初名臣之一。 (3)越:指今浙江地区。 (4)君子:指陆羽。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即研究孔孟之道和佛教禅宗的哲理,探求诗歌的美妙法则。(5)辕门:指军营的门。节钺:古代军队指挥作战用的权杖
严维,字正文,越州人。起初隐居在桐庐,仰慕子陵的高洁风骨。至德二年,江淮选拔官吏时被选为侍郎崔涣的下属,因文采华丽而考中进士,因家境贫寒年老,未能远离家乡,被任命为诸暨县尉,当时已经四十多岁,后来历任秘书郎等职。严中丞节度河南后,召他辅佐幕府。升任余姚令。最后官至右补阙。严维年轻时没有做官的欲望,怀念着家乡的山水之乐。以儒生之身份从微薄俸禄中换取生活所需,聊且代耕而已。诗情雅致庄重
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工弈棋,神算无敌,游心太极。 南史,名张南史,字季直,是幽州的一名男子。擅长下围棋,他的棋艺非常了得,无人能敌。他喜欢研究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 他曾戴着幅巾,拿着藜杖,出入于王侯之家十年,高谈阔论,慷慨激昂,是一位奇士。到了中年之后,他感慨世事,开始苦心学习文学,但并不追求名利,只希望做一个正直的人。 几年后,他在文学上有所进步,诗歌的风格超脱闲淡,情感与意境并美
诗句: 1. 唐才子传·戎昱 - 描述的是唐代诗人戎昱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译文: 1. 唐朝时,有一位名为戎昱的人,他出身于荆南地区。戎昱有着良好的风度和谈吐能力,早年考中进士但没有通过,于是游历名都。虽然他是一位贫寒之士,但他依然显得骄傲且气度不凡。他对湖湘山水情有独钟,每次来客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2. 当时有一位名叫李夔的廉察桂林官员,他在官邸居住,夜晚听到了邻居吟诵诗歌的声音清丽动听
独孤及(725-765),字至之,河南郡洛阳县人。他幼年时就熟读《孝经》,他的父亲试着问他:“你有什么志向?”他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天宝末年,他被选拔为高第,代宗召用他为左拾遗。后来他升为礼部员外郎,历任濠、舒、常三州刺史。他生性孝顺友爱,喜欢发现人才,写文章一定彰明善恶,长于议论。工于诗作,格调高古,风格迥异绝伦,得大名当时。有文集传世。 他曾读过《文选》中沈约、谢灵运等诸公的诗作
唐才子传 · 道人灵一 一公,剡中人。他自幼出家,除了基本的僧衣和钵外,其余的物品都已丢弃。天性超群,才华出众,追随谢客的足迹,隐居于麻源第三谷中,筑茅屋读书。后来他的学业精进,居住在若耶溪云门寺,从学之士四方而来。他尤擅长诗歌,气质淳朴温和,格律清新流畅。两浙名山、暨衡、庐等寺院,他都亲自前往游历。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致力于声调的刻意追求,不倦努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和思考。“绮错”的意思是“绚丽错落”。 (1) 伏腊同鸡黍:指一起过年吃年饭、拜年吃饺子。伏腊,是古代的祭把节;鸡黍,即鸡和黄米饭,泛指饭菜。 (2) 山颠水涯:比喻隐居的地方。 (3) 陶陈衷素:意思是陶冶性情、抒发志向。衷,情意,志向。素,平直朴素,这里代指诗文等文字。 (4) 考详:详细考证。
唐才子传 · 于良史良史,至德中仕为侍御史。诗体清雅,工于形似,又多警句。盖其珪璋特达,早步清朝,兴致不群,词苑增价。虽平生似昧,而篇什多传。 译文: 于良史是唐朝的才子,他在大历四年(769年)任侍御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善于描绘事物的形象,并且有很多富有警醒意味的句子。他的才华出众,很早就踏入了官场,而且兴趣广泛,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他在一生中可能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