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

【注释】

(1)皇甫补阙:指皇甫曾。皇甫曾,字孝穆,唐朝宰相。曾任中书侍郎,后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等职。陆羽与皇甫曾友善,曾为他的《茶经》作序。

(2)鲍尚书防:指鲍防,曾任尚书右仆射,是唐初名臣之一。

(3)越:指今浙江地区。

(4)君子:指陆羽。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即研究孔孟之道和佛教禅宗的哲理,探求诗歌的美妙法则。(5)辕门:指军营的门。节钺:古代军队指挥作战用的权杖,这里借指军权。重:重要,关键。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意思是说,你我之间有如此深厚的友情,就像战场上的将士们一样,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去自己的生命。

(6)集并:指整理编纂。

【赏析】

此诗写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年)。当时陆羽任太微令兼掌宫事,因与尚书右仆射鲍防友善,便常到其家中请教学问。

首句“与皇甫补阙善”,点出诗人与朋友的关系。“善”字既表明两人友谊深厚,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接着两句“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进一步描绘了二人相聚的情景。诗人远离家乡,远赴越地,只为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鲍防正是那位值得尊敬的知己,诗人愿意为之奔走效劳。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了诗人与鲍防的交往过程。诗人从鲍防的家出发,沿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当他来到越地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的山水风光虽然美丽动人,但诗人却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选择。

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诗人深知自己与鲍防之间的友情来之不易,因此他决心要珍惜这份友谊,并为之付出努力。同时,他也感激鲍防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这种深情厚意让他倍感温暖和幸福。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广阔。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之间的友情交往特点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念。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