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天子幸蜀,江东侍郎李希言下进士。善为歌诗,性诙谐,不修检操,工画山水。初为韩晋公江南判官。德宗时,柳浑辅政,荐为秘书郎。
况素善于李泌,遂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能终日不食。及泌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及泌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大为所嫉,被宪劾贬饶州司户,作诗曰:”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遂全家去,隐茅山,炼金拜斗,身轻如羽。
况暮年一子即亡,追悼哀切,吟曰:”老人丧爱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年又生一子,名非熊,三岁始言,在冥漠中闻父吟苦,不忍,乃来复生。非熊后及第,自长安归庆,已不知况所在。或云,得长生诀仙去矣。今有集二十卷传世,皇甫湜为之序。
顾况,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鉴赏家。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在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个人简介:
- 原名顾逋翁,字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号悲翁。
- 出身于苏州海盐横山(今浙江海宁)。
- 曾历任韩晋公幕府判官,并在德宗时期被召为秘书郎。
- 晚年隐居茅山,并创作了大量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 文学成就:
- 顾况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篇章。其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擅长运用奇纵之气,化俚俗为奇险,展现了开合排宕的美学特色。
- 顾况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新奇和变化,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艺术特色:
- 顾况擅长绘画,其画风独特,深受唐人影响。
- 他的绘画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唐代的艺术风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顾况作为唐代的一位杰出文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绘画艺术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对顾况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