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洛阳人,渤之仲兄也。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地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与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后徙居终南,偶从陈许辟命,从事行军。未几,以罪谪夷陵宰,十年蹭蹬峡中,病疟成痼,自伤羁逐,头颅又复如许。后遇赦得还,赋诗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遂放船重来访吴、楚旧游,登天台石桥,望海得风水之便,挂席浮潇、湘、岳阳,逢张祜话故,因盘桓。归洛下,营草堂,隐少室。身自耕耘,妾能织纴,稚子供渔樵,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
大和中,宰相累荐,征起为太学博士,致仕。卒。妻亦入道。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诗句及译文:
清溪子,自号清溪子。
注释:李涉自称“清溪子”,表明其志趣和身份。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地南来。
注释:年轻时曾客居于京城附近的梁园,因战乱多次躲避,后来选择南下避难。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
注释:喜欢这里的山清水秀,于是选择在匡庐的香炉峰下的石洞中隐居。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
注释:他曾养了一只白鹿,非常温顺,因此给自己所住的洞穴命名为白鹿洞。与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
注释:与弟弟李渤和李膺住在一起,他们都是兄弟。后徙居终南,偶从陈许辟命,从事行军。
注释:后来搬到终南山居住,偶尔应征前往陈许,参与军事行动。未几,以罪谪夷陵宰,十年蹭蹬峡中,病疟成痼。
注释:不久因为犯错被贬为夷陵知县,在峡中度过了十年,疾病缠身,患上了严重的疟疾。自伤羁逐,头颅又复如许。
注释:自己感到被束缚和驱遣,头部又重如旧日。后遇赦得还,赋诗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遂放船重来访吴、楚旧游,登天台石桥,望海得风水之便,挂席浮潇、湘、岳阳,逢张祜话故,因盘桓。
注释:后来得到赦免,他写下诗歌:“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然后乘船重访旧时江南的风光,登上天台石桥观赏海景,利用水路方便的优势横渡潇湘、洞庭湖等水域,遇到老朋友张祜畅谈旧事,因此逗留不前。归洛下,营草堂,隐少室。身自耕耘,妾能织纴,稚子供渔樵,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
注释:返回洛阳后,他在嵩山东南的少室山经营一座草堂。亲自耕种田地,妻子擅长纺织,儿子们负责捕鱼砍柴,过着简朴的生活。由于远离城市喧嚣,很少与人交往应酬。大和中,宰相累荐,征起为太学博士,致仕。卒。妻亦入道。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注释: 在大和年间,宰相多次推荐他担任太学博士,他应召出任该职位,后来退休在家。他的妻子也修习道家法门。李涉擅长写诗,他的词句豪气干云,与众不同。他的长篇叙事诗如同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无拘无束,当时才名震动四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抒情小令。通过对李涉生平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坎坷命运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通过描绘他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传达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自由与宁静。同时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