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谔,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后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早岁尝游女几山,有卜隐之志,勋名相迫,不遂初心。有诗集行于世。
【注释】
贞元元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即公元785年。
鲍防:字文行,河南人,贞元进士。
顺宗:唐宪宗李纯的小名。
宣歙巡官:官名,掌管一州政务,兼管监察。
王叔文:唐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曾参与发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开州司马。
汀州宁化尉:官名,唐时地方行政区划之一,相当于今福建省的宁化县。
李吉甫:字公择,陇西成纪人,宰相。
窦群:字不详,中书舍人。
吕温:字大钧,河中府人,宰相。
梁《选》:指由梁武帝萧衍主编、萧统修订的《昭明文选》。
资州刺史:官名,唐时地方行政区划之一,相当于今四川省资阳市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宪宗时期所作。诗人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到偏远的地方做官。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对朝廷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
全诗共四句,首两句叙述了诗人早年游女几山的志向以及后来因政见不同而受到打压的经历。中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面的不满与批评。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又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