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来寓丹阳,耕山钓湖,放适闲淡。或云秘书少监彬之侄也。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士。调无锡尉,营别墅阳羡山中。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辟掌书记,后入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仕终拾遗、左补阙。公自擢桂礼闱,便称高格。往以世道艰虞,遂心江外,故多飘薄之叹。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至其造语玄微,端可平揖沈、谢,雄视潘、张。惜乎长辔未骋,芳兰早凋,良可痛哉!有诗集三卷,独孤及为序,今传。
这首诗是皇甫冉的《题丹阳郡图》。诗的内容如下:
”`
唐才子传·皇甫冉
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来寓丹阳,耕山钓湖,放适闲淡。或云秘书少监彬之侄也。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士。调无锡尉,营别墅阳羡山中。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辟掌书记,后入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仕终拾遗、左补阙。公自擢桂礼闱,便称高格。往以世道艰虞,遂心江外,故多飘泊之叹。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至其造语玄微,端可平揖沈、谢,雄视潘、张。惜乎长辔未骋,芳兰早凋,良可痛哉!有诗集三卷,独孤及为序,今传。
译文: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人。他因战乱流离来到丹阳隐居,种田钓鱼,过着悠闲的生活。有人说他是秘书少监皇甫斌的侄子。十岁就能写文章,张九龄见到他后惊叹他的才华。天宝十五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后来调任无锡县尉,在阳羡山中建了别墅。大历年间,王缙任河南节度使,召他为掌书记,后来又进入朝做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一直做到晚年。从他考中进士开始,他就被称为高才。但由于时世艰难,于是心中郁结,漂泊在外。每当他的诗词文章被朝廷接受时,其他诗人都感到震惊和恐惧,希望与他交朋友,尊他为宗师。但他的长处是文辞深邃微妙,可以与沈约、谢灵运相比,也可以与潘岳、张协媲美。可惜的是长久没有得到重用,像芳香的兰花一样早早凋零,真是令人痛心啊!他有诗集三卷,独孤及为他作序,现在已经流传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冉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总结和回顾。诗中的“避地来寓丹阳”,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动荡生活的无奈;“十童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则是对他早年才华的认可和赞赏;“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士”,则展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成就;“营别墅阳羡山中”则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态;“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则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和感慨;最后一句“有诗集三卷,独孤及为序,今传”则是对他自己作品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望。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对皇甫冉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整个唐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