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首:破屋悬寒雨,空窗度晓云。 释义: - 破屋悬寒雨:描述了一个破旧不堪、风吹雨打的景象,突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 空窗度晓云:形容诗人在破败的环境中,只能透过窗户看到飘浮的云彩,反映出诗人心境的空灵与超脱。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破屋和寒雨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难与环境的艰苦,同时通过空窗度晓云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
老树转斜晖,“老树”与“斜晖”;人家水竹围,“人家”、“水竹”与“围”。 1. 诗句原文: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2. 译文注释: - 老树转斜晖:夕阳西下,老树的影子被拉成弯曲的形状。 - 人家水竹围:靠近水边的竹林围绕着几户人家。 -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露水浓重使得花香也变得寒冷,而当霜降降临
老来百病出,坐卧不能安。 稍得春风暖,寻忧夜雨寒。 中原人倥偬,南国步艰难。 薇省分权重,匡时自选官。 赏析: 这是杜甫的遣兴之作,通过描绘自己在蜀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深感慨。首句“老来百病出”,直接点明了诗人已经步入晚年,身体多病,生活无法自理。接着“稍得春风暖”,虽然春天的到来带来了些许舒适,但夜晚的雨冷仍旧让人担忧。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态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作者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色来表达对战争的思考。 “旌旗明紫塞,云雾暗潼关。”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象。"旌旗明紫塞" 描述了军队的旗帜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军队的强大和士气高昂。而"云雾暗潼关"则描绘了潼关周围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使得这个地方显得有些神秘和难以接近。 "尽说王师盛,应知伯道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山药 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 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 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 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 注释: 1. 山药:一种植物的名字。 2. 依阑出:沿着栏杆生长出来。 3. 分披:分散、分开。 4. 受夏凉:受到夏天的清凉。 5. 叶连黄独瘦:叶子与黄色的植物(可能是指菊花)相比显得更加瘦弱。 6. 蔓引绿萝长:藤蔓像绿萝一样延伸生长。 7. 结实终堪食
【注释】 关西:古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吾故里:我的故乡。八代:八代不能归。坟墓今何在:坟墓在哪里?门闾:门户的两侧,即门庭和里巷。已非:已经不同往日了。 【译文】 我的故乡在函谷关以西,我在那里住了八代人却不能回去。 不知我的坟冢现在在哪里;我的家园也不再是旧日的样子。 秋天我看着南飞的大雁,看着落日,望着天边飘动着云彩。 我不是桃花源中的隐士啊,我与世道格格不入,追求的是超然物外的生活。
【注释】 芦花:芦苇的花絮,泛指芦苇。柴扉:用柴木做的门。柴扉即柴门。别浦:分岔的水流,指水边。 风俗:社会风气。世情:世俗的人情。转觉非:反而觉得不是原来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小诗,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首句“芦花藏别浦”,描绘了一幅秋日芦花飘飞、水边景色的图画。芦花,是秋天常见的景物之一,它的颜色
以下是对《舟中杂纪·其十》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诗句释义 1. 九日今朝是,凄凄多朔风。:今天重阳节,秋风凛冽,凄凉不已。 2. 黄叶浑未落,乌柏最先红。:尽管黄叶还未凋落,但乌柏树却已率先染上了秋天的颜色。 3. 对景情何已,怀人梦不通。:面对这景色,心中的情感难以言说;而心中的思念,如同梦境一般,无法触及。 4. 稻粱今岁薄,无奈北征鸿。:今年的稻谷已经收割殆尽
屋隅樱桃,伐其老干而生新枝,能实可爱。 樱桃原是旧本,它的根柢近西篱。 只是除去枯干的枝条,反而让它长出嫩枝。 红娇像鹤顶,甘美胜过蜂脾。 羞于荐给宗庙,如今正逢好时节。 注释: 1. 屋隅樱桃:指屋角的樱桃树。 2. 伐去老干而生新枝:去掉已经枯萎的老干,使其生出新的枝条。 3. 能实可爱:可以结果,非常可爱。 4. 西篱:西边的篱笆,这里指樱桃树种植的位置或环境。 5. 翻令长嫩枝
【注释】 野水连天碧:野水与天空相接。 秋花夹路黄:秋天的花盛开在小路上,一片黄色。 顺风船过疾:顺风时船行驶迅速。 落日鸟飞忙:傍晚太阳西下时,鸟儿归巢忙碌。 感物独惆怅:对自然界的万物有所感触而产生孤独感。 逢时喜老苍:遇到好时代感到高兴。 文章随气运:文章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 不必论班扬:不必去比较班固、司马相如等名家的文章。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