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诗句输出 万里新都问法还,几年杖锡遍燕关。 译文输出 我踏上了归途,在万里之外的新都寻求佛法的真谛。我已经多年行走在这条道路上,走过了无数的地方。 赏析输出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作者刘长卿通过描绘灵澈上人归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不舍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注释】 舍身台: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北,为秦代修建的一座高台。相传汉武帝曾以金屑裹身投于台下自尽。 断崖:指山崖险峻处。 却笑:嘲笑。技不如:技艺不如。 古戍:古代边防城堡。春残:春天已过。 故园愁绝:对故乡十分思念。 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涓埃:微尘。 沙碛:沙漠。传餐:送饭。 边臣:守边的将士。应得:应该。戒衣:战时穿的披风。袽:粗麻布制成的短上衣。 【译文】
【注释】 海祲初消柳色斑:海雾刚刚消散,榆关的柳树已经发芽。 使节度榆关:出使榆关(今山海关)。 三辅经纶留宦辙:指张说在长安时曾为中书令、中书侍郎等职。三辅:指长安附近一带地区。 一时勋业动人寰:一时的功勋业绩让天下动容。寰:通“荒”,指天下。 丹陛方虚司马班:皇帝的御座上正空着一个司马的职位。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张说要到辽阳去任职而写的赠别诗。首联写春回大地,柳色斑驳;颔联写张说出使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早年结社蓬莱下,塞上重逢已二毛。” - 诗句解析: 这句描述诗人年轻时在蓬莱结社,与朋友们共同讨论诗文。后来,他们又在塞上重聚,但岁月不饶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 - 译文: 年轻时我们在蓬莱结社,共商诗文;如今我们在塞上重逢,却已是满头白发。 - 关键词注释: 蓬莱、结社、塞上、重逢、二毛(双鬓斑白) - 赏析: 此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2
【注释】 ①天末逢君:天边遇到了你。天末,天之边际,即天涯。逢,遇见,相逢。君,这里指泾水王使君。②星轺(yáo):星名的马车。星,二十八宿之一。古代传说日、月、五星各驾一辆车,称“天车”,又称“星车”、“星马”。后因以“星轺”为使者的代称。万里:万里之外。东征:指到东方去。③斗氏:指古时秦国的祖先后稷,又称“公刘”,相传他教民耕种,被共工氏所逐,后来周先祖弃逃到岐山,与戎族联姻,生下了文王
【译文】 石壁凌空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长城旧日饮胡马,大漠初惊过汉鼙。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注释】 出塞:唐时边防军出征时所唱歌曲。此诗为征人写照,表现了边塞战士的壮怀激烈和豪迈情怀。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pí)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赏析:
【注释】 舍身台:位于今陕西省汉阴县西北,因唐玄宗时李白曾在此台上赋诗《登金陵凤凰台》而得名。 剑分胡饼(fèn huò bǐng):唐代长安有卖胡饼(即胡麻饼,一种油炸面饼)的店铺,李白在长安时经常光顾。 列鼎调和:指权贵们的宴饮豪华。 朱门歌舞地:指富贵人家的游乐之地。 尊前列鼎问调和:形容宴会上摆满珍馐美味,酒菜丰盛。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中所作。诗人以“舍身台”为题
注释: 1. 隔岁相看思渺然,尺书忽向故人传:去年我们分别后,我常常思念着你,现在忽然收到你的信,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2. 九关天启青云业,千古春涵白雪篇:你的才华如同九重天的门户一样广阔无垠,就像春天的积雪一样纯洁美丽。 3. 列塞戈矛犹独倚,清时雨露为君偏:你在边疆独自站立,就像一把锋利的戈矛,在清澈的春天里,只有你受到特别的照顾和恩惠。 4. 劳歌欲和惭同调,瑞气西依斗极悬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自己的弟弟去金山任职的诗篇。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骊驹系雨向郊墟,长夏分携伏枕余。 注释:骊驹(li jū)是古代的一种马名,这里指代送行时骑在骊驹上的送行者。“系雨”指的是在雨中停车告别。“长夏”是指夏季。“分袂”(fēn méi)意为分手。“伏枕余”意即躺在床上还未睡醒。 2. 百代家声重赖汝,半生心事独愁予。 注释:百代家声(bǎi dài jiā
春日与友人同集,分得开字 阊阖笼葱淑气回,遥瞻日月九天开。 边臣病骨兼愁立,侠客长歌任酒催。 烽火十年惊泽国,松楸千里隔蓬莱。 恩深不道谋身拙,独倚青萍志未灰。 注释:阊阖,指皇宫的正门。茏葱,茂盛繁盛的样子。淑,善。遥瞻,远望。边臣,边疆大臣。病骨,形容人因年高体弱或久病而身体虚弱。愁立,忧愁地站着。侠客,指行侠仗义的人,此处借指作者自己。青萍,古代剑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