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
【注释】 春灯次夫子韵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春夜的景色和气氛。 华堂春暖设春筵:华堂:华丽的殿堂;春筵:春天的宴会。春暖花开时举行宴会。 灯彩月华天:指灯火辉煌、月光皎洁的夜空。 南极开芳宴: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天上的南极星(即北极星)开放着鲜花般的盛宴,邀请群仙参加。 香袅云盘:袅:下垂的样子;云盘:云朵形如盘子。指香气袅袅升起,好像飘荡在云彩之上。 彩服庭前儿女:彩服:彩色的衣服;庭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和技巧的能力。 “闻道行程已渡黄”,句意:听说你行程已经渡过了黄河。“黄”指黄河。 “江北淮南,云树苍茫”,句意:江北淮南,云树苍茫迷蒙。“北”“南”指南北;“云树”指树木被云雾笼罩。 “锦书春信远相将”,句意:你寄来的书信像春天的使者一样遥远而执着。“锦书”指书信;“春信”指春天的问候。 “嗟我怀人,实彼周行”。句意:我思念着你
【注】《杏花天》原为词牌名,此处用作诗题。 云林妹:指王云林之妹。 归去:归去来兮,即归来。 望不尽:看不厌,形容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方七日:刚过七天。 唱予和汝:给我和你说。 小别:暂别,离别。 【赏析】 此词写词人送云林之妹返家时的情景。上片写目送友人归去,下片则写词人与云林之妹告别时的心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表现了词人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风入松·春灯次夫子韵二首 【注释】: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太平乐事庆清朝,结伴走天桥。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元朝做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第一句“风入松·春灯次夫子韵二首”是全词的序言,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第二句开始描述春天的景象
兀对残灯读。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坐到夜深风更紧,壁暗灯花如菽。觉翠袖、衣单生粟。自起钩帘看夜色,厌梅梢、万点临流玉。飞霰急,响高屋。 【注释】 兀:孤独的样子。残灯:即孤灯,独居者之灯。萧萧:形容声音凄厉。寒声:冷冽的声音。敲竹:用竹为乐器演奏音乐。坐到夜深:等到天黑了还坐在那里。风更紧:风势更猛烈。壁暗灯花如菽:灯光映照出花状的灯芯,像豆子一样。翠袖:女子衣袖上绘有翠鸟等图案
【赏析】 《瘗鬟铭》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词。上阕回忆妻子生前情状,下阕追忆夫妻恩爱,抒发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全词写景抒情,情景结合,哀婉动人。 “璧月常亏,彩云易散”,这两句写天上明月和彩云都容易消失,而人世间最珍贵的夫妻感情却能长久不变。作者用天上的月亮、彩云比喻夫妻感情之美好,用“尤物太精灵”形容妻子的才色出众,用“憨憨样子”来刻画妻子天真可爱的形象。这两句既写出妻子的才貌双全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同心芳草淡青钩”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表达了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同心”指心灵相通的人或事物,“芳草”代表生机与希望,“淡青钩”暗示着淡淡的绿色和一种含蓄的美。 - 注解: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或生活状态,强调心灵的交流和自然的美好。 2. “艳过春花冷过秋” - 此句通过对比春花与秋花的美貌,强调百福老人画作中兰的卓越品质
醉红妆自题海棠摺扇,赠云林 薄寒轻暖近清明。试新妆,出华清。宿酲未解尚懵腾。娇无那,画栏凭。 碎红滴露染猩猩。烧绛烛,照娉婷。须知画意即诗情,三五朵,一枝横。 注释: - 醉红妆:形容女子饮酒后的美丽妆容。 - 自题海棠摺扇:自己给自己的海棠摺扇题诗。 - 赠云林:将海棠摺扇送给云林。 - 薄寒轻暖:天气变暖和了。 - 近清明:接近清明节。 - 试新妆:试穿衣服化妆。 - 出华清
浪淘沙 · 正月廿七闻雁忆云姜 别后数征邮,应到扬州。相思一日似三秋。恼煞雁行天上字,字字离愁。 回首忆春游,花底句留。三分春又一分休。屈指海棠开日近,不见归舟。 注释: 1. 别后(离别之后):离别之后的意思。 2. 数征邮(多次寄送信件):多次寄送书信。征,是书信的意思。 3. 应到扬州:应该到达扬州。这里指的是收到书信的地方。 4. 相思一日似三秋:一天的相思如同三个秋天那么漫长。
满江红 · 人日观音院饯云姜南归归去来兮,怕君去、少留君坐。说不尽、离愁彼此,泪随声堕。野店长途当自爱,脂车秣马须亲课。报平安、两字寄书频,君休惰。 新年事,匆匆过。冰初解,东风大。隔江关千里,相思无那。今日分襟何日见,观音不管人些个。听一声、珍重去难留,伤心我。 注释: 1. 满江红:词牌名,是唐宋时期词中常见的一个词调,又名“柳永体”,其格律为双调九十五字,平韵或叶韵,前后段各四仄韵转一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