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这首诗是杜甫在759年(唐肃宗上元元年)秋天离开华州,出长安城时所作。 注释: - 白发萧疏老秘书:诗人自比为“老秘书”,形容自己虽年已高迈,但精神依然健旺。 - 倦游零落病相如:意指诗人曾经壮志未酬的仕途生涯,现在感到疲倦,身体衰弱像相如一样(古代辞赋家司马相如)。 - 三年漫索长安米:三年来,诗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生活,靠朋友接济勉强度日,没有固定的收入。 - 一日归乘下泽车
【注释】: 四朝:指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文物:指文化、文物。前修:指先朝的遗臣。一日功成遂乞休:一天功夫建成功业,于是请求退职。君子致身惟道在:君子为官只求遵循道德。野人思治愿公留:老百姓思念治理好国家,希望您留下做官。狄门桃李: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居所。白下:指南京。白岩:指北宋宰相王安石。希文:指作者自号。庙廊忧:指政治上的忧虑。 【赏析】: 本首是诗人送乔良返回太原时所作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孙从一编修,表达他对友人的敬爱和不舍之情。 诗的首句“羡君潇洒玉堂仙”,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之情。诗人认为,孙从一在玉堂中担任编修,如同仙人一般潇洒。 次句“顾我飘零亦备员”,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漂泊之感。尽管他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但仍然保持着一份责任和担当。 第三句“海内论交兼两世”,则是对孙从一的称赞。他认为,孙从一在四海之内都有朋友,他的友谊跨越了两代人。
【注释】 才接鸳行:刚刚与丈夫团聚。鸳行,即夫妻之合称。有馀:有馀事、有余情之意,这里指夫妻团聚的欢乐。 又驱王事:又要去朝廷任职。王事,泛指公务。 君频有役:你频频地要出使。频,频繁。役,出使。 我老思家:我年老体衰,思念家乡。 道路风波方浩荡:旅途中,风浪浩渺而壮阔。 岁寒冰雪定何如:岁寒,比喻国家危难之时。冰雪,比喻国运艰难。 此行国计从知重,四海民劳亦可虞:这次去朝廷任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中的诗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谁兴濮议紊彝章,国是纷然失故常。 - 解释:是谁挑起了濮议之争破坏了国家的法制和秩序?国家的政策和方向已经发生了混乱,失去了原有的常态。 - 关键词:濮议之争、国是纷然失故常 - 注释:濮议之争是指唐朝时期关于太子继承权的争论,涉及的是太子李弘与皇太孙李亨之间的争夺
【注释】 ①南去台阶:指尚书省。唐尚书省分中书、门下、尚书三部,尚书省位于南面,故称南去台阶。 ②江左:今江苏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③国家留务:指尚书省的工作。 ④分曹:指分曹署,为处理文书的地方机构。 ⑤经营:筹划治理。 ⑥凤台:指尚书省的西阁,因台高如凤首,故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尚书陈子昂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子昂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老成闻望压群僚
诗句解释: 1. 留司晚望重衡钧,三十年来侍从臣。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官府任职时,长时间观察朝廷的动态和官员的行为。"留司"指的是留在原来的职位上。"晚望"可能是指傍晚时分的观望,可能是对朝政或局势的观察。"重衡钧"意味着对国家政权的深刻关注。"三十...年"表明了诗人在这一位置上的服务时间之长。 2. 远去独安恬退节,众中欣见老成人。 - 这里描述了一位官员(老成人)离开京城后的生活状态
【注释】 曾:曾经。唐御史应韶,唐介的字。唐介(?—1032年),字希仁,陕州华阴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任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等职。为人刚直无私,敢犯颜直谏,为王安石所忌。熙宁二年(1069年)因反对变法被贬为端州知州。元丰元年(1078年),哲宗即位,召还,任翰林学士,次年拜相,后因与新党意见不合,出知陈州,再徙许州,终以病卒,谥文忠。 事澄清:指唐介曾持绣斧平定叛乱。班行
【注释】 乔冢宰:指乔松年。乔松年,字仲理,号青莲,明山西绛县(今山西新绛)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致仕归太原。 启事:指公文。水鉴:比喻明察事理。山灵:指山川神灵。等闲:随便。颂德:颂扬德行。 【赏析】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四库全书》提要云:“公诗多言政治,其词亦颇近时。”所谓“言政治”,是指关心国事、积极改革;所谓“近时”,是指他所处的时代是明朝的后期
【注释】 冢宰:官名,指宰相。朱玉峰:即朱国治。南京:明初称应天为南京。通仕籍:指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官职。喜同朝:高兴与同僚一起在朝廷中任职。属望劳:寄予厚望。留务:指留守事务。长者:指年长有德的人。雅怀:高雅的胸怀。闲曹:闲暇的官署。家世:家族的荣耀。睢阳:地名,今河南商丘一带。重:重视,珍视。甲榜:指进士及第,名列榜首,是最高荣誉。壮游:豪迈地漫游。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