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冬至 天时人事不难量,消尽群阴又一阳。 千里家山凭梦到,数茎白发为愁长。 老来度日惟经卷,病后关心只药方。 六十之年今过五,不须苦死问行藏。 注释及赏析 第一句:天时人事不难量,消尽群阴又一阳。 - 注释: 天气和人世间的事情都很容易测量,就像阴气消散后阳气重新升起一样。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冬至节气的天象变化,即从寒冷转为温暖,自然界的阴阳交替现象与人的生命周期相似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九月十一日夜对月 -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在重阳节期间独自赏月、思考人生哲理的诗。 2. 无花无酒过重阳,转觉闲居兴味长 - “重阳”是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九为阳数,故名“重阳”。这里提到没有鲜花和美酒来庆祝这个节日,但作者反而觉得这种宁静的生活更加有趣。 3. 明月岂随人薄厚,黄花不逐世炎凉 -
【注释】 题王摩诘画明皇剑阁图:题写王维所画的唐朝玄宗皇帝(唐玄宗)在剑阁一带的游赏图。 森森:茂密貌。 锦官:锦官城,即成都,这里借指四川,因唐代成都为蜀郡而称。 天回日驭:指天帝驾车,这里比喻皇帝的车驾。 长安:指唐朝的都城,今西安。 六军:指唐玄宗亲信的禁卫军。驻马:驻立或停留。 凝碧池头:指皇宫中的凝碧池边。 【赏析】 此诗以“题王摩诘画明皇剑阁图”为题,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解析: 1. 石冷铜腥苦未清 - “石冷”形容瓶子的质感冷硬,“铜腥”指金属的腥味,暗示瓶中可能有酒。“苦未清”表明酒味还未完全散去,可能长时间存放。 2. 瓦壶温水照轻明 - “瓦壶”是古代的一种陶制容器,用来储存液体。“温水”表明水的温度适中。“照轻明”描述光线透过水面,映射出明亮的光芒。 3. 土花晕碧龙纹涩 - “土花”指泥土的颜色,“晕”表示色彩的扩散
这首诗描述了秋季的景象。首句写渔阳上谷地区晚风寒,秋入霜林栗玉乾。次句写棕榈叶尚未凋落,封存着万颗栗子,突然之间它们被分剖开,形成了两个丸子。第三句描绘宾客宴散后的温馨场景,儿女们围坐在灯光下吃栗子。尾联以秋天落叶归根为象征,暗示人生如过眼云烟,不如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译文: 渔阳上谷晚风寒,秋入霜林栗玉干。 未析棕榈封万壳,乍分混沌出双丸。 宾朋宴罢煨秋熟,儿女灯前爆夜阑。
【注释】 卜筑中条:选择中条山作为自己的隐居地。中条,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卜筑:筑屋定居。四十秋:四十年。安排佳处:指中条山中景色优美的地方。王官胜:形容中条山的山势秀美。仙伯名:指道教仙人王乔、安期生等人的名字。少室留:指道教仙人少翁、赤松子等人的名字。架上:书橱。残书:残缺不全的书籍。灰烬冷:指书中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囊中:指药箱。妙药:灵丹妙药。鬼神偷:指药效神奇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中游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鹳鹊楼前一望时,长河寂寞送斜晖。 鹳鹊楼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市,站在楼上可以俯瞰黄河。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鹳鹊楼上远眺黄河的情景。"一望时"表示诗人久久凝望着黄河,"长河寂寞送斜晖"则形容了黄河水势浩渺,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寂静。 2. 人歌人哭几兴废,年去年来今是非。 这句诗反映了黄河两岸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兴衰荣辱
门巷萧条,日易曛,指天气阴沉、寒冷。豆秸灰欲落江云,意喻天色昏暗,豆秸灰落在江面上的景色。眼花淡淡初疑见,意喻眼前的景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耳重萧萧竟不闻,意喻耳边的风声大得惊人,但听不见声音。便可一杯平体粟,意喻只需喝一杯酒就能让身体暖和起来。不须六出点衣纹,意喻不需要穿上六层衣服就能抵御严寒。慇勤急遣蓬莱使,意喻急切地派使者去蓬莱仙岛寻找梅花。探到梅花破几分,意喻找到梅花时
登天寿阁 诗句释义 1. 人间赤日无处避:在人世间,烈日炎炎,无处可躲。 2. 天上云居即宝坊:天空中,云雾缭绕的地方就像一座宝坊。 3. 鸟飞无碍长空阔:鸟儿飞翔,没有阻碍,广阔的蓝天。 4. 人意自生高阁凉:人们的想法和情感自然生成了凉爽的感觉,就像高阁的清风。 5. 风来为作不请友:微风拂过,仿佛是未被邀请的朋友来访。 6. 午梦径到无何乡:午时醒来,梦境直达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 7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屏山殁后使人悲:屏山去世了,让人感到悲伤。这里的“屏山”可能是指某人的别称或昵称。"殁"意味着去世。 2. 此外交亲我与雷:除了我的朋友(指雷)和我的亲戚(指屏山)。这里的“雷”可能是指雷声,表示声音或影响。 3. 千里老怀何日写,一生笑口几回开:我年老的时候,什么时候能写下这首诗?我一生中有多少次开怀大笑呢?这里的“千里”可能是指距离遥远。 4. 心知契阔留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