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鹊楼前一望时,长河寂寞送斜晖。
人歌人哭几兴废,年去年来今是非。
寒雨渭流人断渡,秋风汾水雁来稀。
千村万落人烟霭,更许砧声暮捣衣。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中游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鹳鹊楼前一望时,长河寂寞送斜晖。
    鹳鹊楼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市,站在楼上可以俯瞰黄河。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鹳鹊楼上远眺黄河的情景。”一望时”表示诗人久久凝望着黄河,”长河寂寞送斜晖”则形容了黄河水势浩渺,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寂静。

  2. 人歌人哭几兴废,年去年来今是非。
    这句诗反映了黄河两岸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兴衰荣辱。”人歌人哭几兴废”暗示着黄河沿岸的城镇经历了多次兴衰更替,”年去年来今是非”则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看法和评价。

  3. 寒雨渭流人断渡,秋风汾水雁来稀。
    这句诗描绘了渭河和汾河流域的寒冷天气和荒凉景象。”寒雨渭流人断渡”意味着渭河水冷到无法渡过,人们只能寻找其他方式过河。”秋风汾水雁来稀”则形容了秋季时汾河水面宽阔,大雁稀少的景象。

  4. 千村万落人烟霭,更许砧声暮捣衣。
    这句诗描绘了黄河中游地区的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千村万落人烟霭”意味着黄河中游地区有许多村落,但人口已经稀少,只剩下一些烟雾缭绕的景象。”更许砧声暮捣衣”则描述了当地妇女在傍晚时分敲打衣服的场景,可能是为了准备第二天的劳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鹊楼前黄河的景象,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黄河中游地区历史变迁的感慨。诗句中的“人歌人哭”等词汇,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