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注释】 勉千里侄秋试六言四首:勉励千里之侄参加秋季科举考试。六言,即六韵诗。 童习好雕篆作:小时候喜欢雕琢篆刻。 相业寓混成篇:把学问寄托在浑然一体的篇章之中。相业,指学业;混成,浑然。 犹之射者百中:就如同射箭的人射中一百个目标。 勉旃原夫一联:勉力吧,原来只有这一篇。勉旃,勉力。原夫,原来。 【赏析】 这首诗是勉励其侄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劝勉诗。全诗以“雕”、“篆”两字作为关键词语,用典贴切
第一首 为君长叹息,自是苦相违。 鬓边雪千茎,镜里朱一点。 译文: 为你长久地叹息,自己实在是痛苦地与你分开。 鬓角有千百根白发,眉间没有一点黄色的斑。注释: 为君:为她。 苦相违:痛苦地分开。 自是:实在。 苦相违:痛苦地分开。 鬓边:鬓角。 雪:形容白发。 千茎:千百根。 镜里:镜子里。 朱一点:指眉毛上的红润,表示健康。 赏析: 此篇写诗人与妻子分别后的痛苦心情。首句以长叹作起,直抒胸臆
【注释】 朱颜:指青春的容颜。无药能驻:无药可治,指无法挽留。白发缘愁许长:白发本因忧愁而生长。枉读万卷:枉费阅读万卷书籍。蹙蹙:形容忧心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时世、感慨人生、抒发壮志难酬的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自叹衰老、疾病缠身;后两句写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与焦虑。首句“朱颜”是说年青时候的容颜,这里指青春,是反衬之词。“无药”是说青春不能永驻。“白发”句承上启下
【注释】 臈月二十二:农历的二十四,指阴历八月。漏下数刻小饮:指在深夜饮酒到很晚的时候。径醉坐小閤(hé)睡:直截了当地醉酒坐在小屋里睡觉。傍无侍者:没有仆人陪伴。仆于户限:在门框上躺倒。眉鼻伤焉:眉毛和鼻子都受伤流血。记以六言九首:用“六言”来记述这件事。六言,即“六义”,指诗的内容。“九首”为古代诗歌的一种格式,每句七个字为一组,共分九组。其二:指第一篇。玉追琢天肖汝,血模糊物败之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对每句诗进行分析即可。“入槐见蚁群聚”,蚂蚁在槐树上聚集成团。诗人看到蚂蚁在树上集结起来,想到自己被贬谪的遭遇,联想到那些在黑暗中受迫害的人,于是写下了这两句诗:“赋芧觉狙怒喜。”“芧”(zhī)指桑树,桑柘树。“狙”,同“狙(jū)”,形容人貌丑或性情凶恶。“芧”是桑树的意思
【注释】: “浮云”四句:比喻自己受到朝廷的压抑,如同被月障蔽的浮云和蒙蔽日的云雾。又把王弼注《老子》、《周易》等著作比作“太玄”,把《周易》注解者比作“三传”(指《易传》《系辞》《说卦》)。 “已把”二句:已经把王弼注解《老子》和《周易》的著作(“太玄”)束之高阁了,更把《易传》《系辞》《说卦》这些《周易》注解书收起来不再研究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诗人通过咏物抒怀
【注】 ①又和后九首:指作者《酬乐天频梦微之》诗中的后九首。②长我意智:长,增长;智,才智、智慧。意智,即才智。③苦乐随渠业缘:苦乐,指人的命运好坏,与个人修养无关。渠,他。业缘,指人的行为和命运。④贵人银烛:指达官显贵。⑤书生纸裹见钱:指读书人靠笔耕谋生。纸裹,指书信。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人生有命,富贵贫贱都是命里注定的,不必过于忧虑。而文人墨客,尽管有高深的学识,却常常为生计发愁
注释: 臈月二十二,漏下数刻,小饮而醉。坐在小阁中睡觉时,没有侍者陪伴,仆从站在门外。眉毛鼻子受伤流血,被面沾满血迹。记下了这九首诗。 退之落齿感慨,子春伤足悲哀。 遗体有所受也,败面岂不痛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九日酬崔郎中》中的第六首。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因酒后失礼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的人在江州九日登高饮酒的情景来讽刺那些居官不勤政、贪杯无节制的官员。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注释:黠鬼狡猾,心狠手辣,老翁却皮肉麻木。用麟肪止住流血,不用獭髓消除瘢痕。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黠鬼与老人的冲突,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憎恨和对公正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子心思犹盛壮,吾光阴已耋耄。 不堪蝥弧先登,尚可鼓旗傍噪。 注释:子:指侄儿勉千里。思想、志向像青年一样旺盛,我的时间已经老迈。不能像年轻的战士那样首先登上战场,还可以跟随在旁助威呐喊。 赏析:这首诗是勉励其侄儿勉千里在秋试中不要灰心丧气,要积极进取。诗的前两句“子思”三字点题,以侄子勉千里自比,表明自己对侄儿的期望。后两句则是鼓励勉千里不要沮丧,仍可以继续努力学习,为取得功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