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苏卫灭胡同拜爵,裴韩平蔡亦联镳。祇今光范门前客,太半河阳幕下寮。”这句诗是五代代刘克庄的作品《端嘉杂诗二十首·苏卫灭胡同拜爵》的开篇。下面将按照要求,逐句进行释义并赏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苏卫灭胡”:指的是北宋初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过程。 - “胡同”:原指京城中狭窄的胡同,此处用以象征北宋的政治中心。 - “拜爵”:指的是拜官封爵,即获得官职和爵位。 -
《沁园春 其十一 平章生日丁卯》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诗词的逐句解读: 载籍以来,于宇宙间,有功者谁。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历史长河中,自古以来,谁是为宇宙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自唐尧咨禹,水行由地,宗周微管,夏变为夷。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唐尧征询禹的意见,水行就由陆地行走,到周朝的时候,周文王的微管策略改变了夏朝的命运。 谢傅棋边,莱公骰畔,淝水澶渊送捷旗。
【注释】 1.寄:写给。竹溪,作者的号。 2.老子衰颓:指自己年老体衰。 3.晚与亲朋,约法三章:晚年时与亲朋约定,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不再谈论国家大事。 4.有谈除目者,勒回车马:有人要他除去官职。 5.谈时事者,麾出门墙(huī cháng biān):有人要他去谈论政治。 6.已挂衣冠:已经脱下官服。 7.怕言轩冕:害怕谈论高官厚禄。 8.犯令先当举罚觞(zhāng):触犯了规定
占断百花白,摘来三伏凉。 着身素馨国,荀令未为香。 注释: 1. 占断百花:占据、占据了所有的白色花朵。 2. 摘来三伏:采摘了三伏天的清凉之物。 3. 素馨国:指洁白如素馨花的国家或境界。 4. 荀令:此处指的是古代的文人名士荀彧,以其清雅之才被后人称道。 5. 未为香:尚未散发出应有的香气。 赏析: 《即事》是刘克庄的一首七言绝句
《蚊二首》其一 蚊子在草丛中飞舞,嗡嗡叫着寻找食物。它们叮咬过那些被中伤的人,窥伺着那些捷足先登的小偷。 蚊子在花丛中盘旋,嗡嗡叫着寻找食物。它们叮咬过的露筋女子,千年来一直流传着荒祠的传说。 蚊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嗡嗡叫着寻找食物。它们叮咬过的半身麻人,千载以来一直流传着荒祠的传说。 蚊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嗡嗡叫着寻找食物。它们叮咬过的贫穷人家,满身都是麻子。 蚊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嗡嗡叫着寻找食物
【注释】:子厚:指柳宗元。仲涂:柳宗元的字。昆体:唐代以齐梁体的诗风为代表,即绮丽浮艳、辞藻华美、对偶工整的诗风。牧湘滨: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时在湖南境内,故云“牧湘滨”。五季衰:唐末五代时期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六籍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儒家经典。伊人:指柳宗元。孤唱:独自吟咏。栋宇新:新的房屋。千峰高从丛,一江碧粼粼:形容山峦叠嶂,水波荡漾的景色。禽鱼暨草树
杂咏七言十首 其一 元老墟墓中得贬,诸贤烟瘴里招魂。 无尽自夸佛口眼,子厚先拚鬼骨臀。 注释:元老在墓地里被降罪贬谪,众位贤士在瘴气缭绕的地方招魂归乡。他们不断地自我吹嘘,好像佛祖的眼睛和嘴巴都在看着他们一样。子厚(柳宗元)却已经准备好迎接死亡,他宁愿在死后的坟墓里与鬼魅为伴。 赏析:这首诗是元稹对唐宪宗时期诗人柳宗元的讽刺。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王伾、王吉改革”而被贬为永州司马
【注释】 帝服尧丧:皇帝穿着尧王的丧服。 礼制终:礼仪制度结束。 南衙万玉:指百官,南衙指朝廷,万玉指众臣。 遥知:知道。 三宫:皇后、中宫、东宫。 回班(huī bān):退朝,回朝。 相公:这里指的是宰相,唐代官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初一,唐德宗在长安太极宫接受百官朝贺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朝会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全诗语言平实,叙事流畅
释义: 我低头行礼,像华夏人那样说话,把头发编起来,就像汉人一样。 应该用鞭子牵着畜狗,不用擂鼓来祭乌鸦。 注释: 1. 鞠躬解作华人语:鞠躬是华夏人行礼的礼节,此处指投降,表示愿意归顺。 2. 辫发:梳成辫子的头发,这里指汉族人的发型。 3. 持虏帐书:拿着敌人送来的书信。 4. 只合索绹牵畜狗:应该用鞭子牵着畜狗,比喻要驯服敌人,不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 5. 不烦伐鼓享鶢鶋:不用敲鼓来庆祝
荔支岩 异境閟神奇,一罅通深阻。 呀然张蟾吻,光怪腹中贮。 始来尚觌面,稍进但聆语。 回头失尘世,束缊行里所。 石房容十客,石柱径丈许。 眠獒若将吠,坠果疑可咀。 平生闻化城,今见玉楼橹。 陟高既趫捷,循狭或伛偻。 忽逢路穷处,浅浪隔洲渚。 心知仙圣居,欲到无飞羽。 向非薪烛力,往返何异瞽。 重游傥未卜,聊向诗中睹。 注释: 1. 异境:奇异的地方。閟:同“蔽”,遮蔽。神奇:神奇的景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