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注释】 黄节妇:指黄氏妇女。黄家:指李家,李姓的家族。凤鸾之偶:喻指夫妻之间的和谐。天团圞(tán):天象,喻指美好姻缘。文成五色:喻指五彩缤纷。高节:比喻高尚的节操。青琅玕:一种美玉。 【译文】 坚守节操很难,保护孤儿也很难。守住节操要保全自己,保护孤儿要使他们安全。保全自己的心志要坚定不移,保护孤儿要慎重考虑衣食住行的困难。 饥寒交迫哭号着破旧的房屋破败了,死去的心肝也变得灰暗而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赞美了东原先生画的一幅雨景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人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劝戒之情。全诗以“老原作画墨法熟”为开端,点明此诗咏的对象是东原先生的一幅雨景图。接着,诗人从三个方面对这幅画进行描绘:第一句“纸上沈沈泼浓绿”,写雨后的树木。这一句中用“老杜”代指杜甫,因为杜甫曾写有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就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句子
注释: 1. 新丰酒波堪濯足,尘土红污酒波绿。新丰的酒波清澈可以洗涤双脚,但泥土和红色的东西却玷污了酒水。 2. 粗豪饮客下马来,三觥五觥行促促。粗犷豪放的饮酒客人下马来,三杯五杯酒喝得匆匆匆匆。 3. 何如并着春江船,蒲茸紫立柳黄眠。与其在春天的江船上,不如坐在蒲茸和紫色的草地上,享受柳黄色的美景。 4. 船头对坐杯漫传,卖鱼尽可供沽钱。船头对面坐着,酒杯随意传递,卖鱼的钱足够供我们喝酒。 5
【解析】 此诗的首句“泪以泄心液”中的“以”意为:用来,“泄”意为:流。所以这句就是“眼泪用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第二句“中亦寓邪正”中的“邪”是“邪恶”的意思,“正”即“正直”,所以这句就是“内心也包含着是非曲直”。第三句“媚妇及谗臣,沾巾祸斯兴”中,“媚妇及谗臣”指奸佞之臣和谄媚之徒,他们往往利用皇帝的感情来陷害忠良;“沾巾”意为流泪,“祸”为灾祸,所以这句就是“奸佞之臣和谄媚之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挽璋公》。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 璋老性灵澈,参扣不伺版。 - "璋老"指的是某位姓章的老者。"性灵澈"意味着他的内心清明,性情纯洁。"参扣不伺版"则表示他对世事并不过分在意,与世无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老人性格的理解和赞美。 - 学苦行亦坚,心舒语还简。 - "学苦行"指的是学习时的刻苦努力。"心舒语简"意味着他的心态平和,语言简洁
注释: 蒿歌引,用蒿草编成的丧歌。绋,丧事用的绳索。郭南门,指城外的南门。我来临,我来到这地方(送葬地)。窆(bi jiǎn),埋葬。衰草,衰败的草木。凄寒原,荒凉的原野。情至时掩泣,悲伤到了极点就流泪。痛惋不能言,悲痛到了极点就说不出话来。合有死,本来都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英妙魂,英明美好的灵魂。我昔有女萝,我有像女萝一样的植物。附此长松根,依附在松树的根部。托生相因依,互相依着生长
悼刘协中 先参负文豪,喜子绍前志。 总角弄古辞,绰有高远致。 云敷及泉涌,思锐不可挚。 落笔惊乡达,翔声耸朝士。 聪明累多病,冉冉精神敝。 玉芝折孤茎,吴岳失灵气。 前后千万年,浮生只暂寄。 广大班马程,发轫聊小试。 奇才固难生,生则天复忌。 遗章可偿寿,尚尔不朽恃。 初怪语不祥,往往寓感喟。 色惨花当萎,鸣悲鸟将逝。 茫茫修短数,岂亦容人意。 不应老钝夫,顾为英俊泪。 注释: 1.
【赏析】 此诗是作者观李贞伯像后所题。李仁卿,字贞伯,宣城人。元和初,举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大历中,以病免归。天宝初,征拜谏议大夫。贞元三年(787),卒于长安。 “浮生百年内,谁能毕其期。”诗人感慨人生短暂,百年一瞬。 “感彼先露人,遗影及兹披。”诗人怀念李仁卿的英名和遗容。 “浩浩傥宕怀,炯炯玉雪姿。”诗人赞美李仁卿如玉雪一般清亮俊美。 “宛宛若启齿,黯黯蔑言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伤阿同》。下面是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和关键词注释: 1. 伤阿同 - 表达对朋友阿同的哀思。 2. 阿同年十四 - 阿同当时十四岁。 3. 蓬垢身短小 - 形容阿同的外貌和身材。 4. 小心效力多 - 阿同工作认真,努力付出。 5. 过失比众少 - 阿同犯错较少,与常人相比。 6. 每事解人意 - 阿同能理解并解决他人的问题。 7. 指使不颠倒 -
【注释】 挽屈处:指屈原投江自沉地。 可庵不可作:可以建造庙宇,但不可以用作游乐之地(即“游观之所”)。 昆山:昆山山,在今江苏昆山县东南。 折伤:折断。 其影:竹之影子。 墨光:墨的光泽。 人短竹自长:人的寿命短促,而竹子却能长久生长。 魂:灵魂,精神。 附竹存:依附于竹。 未分:不辨,不分。 我:作者自称。 吊风雨:悼念屈原自沉江水。 秋尽堂空凉:秋天已尽,堂中空空荡荡,十分清冷。 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