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歌引往绋,言出郭南门。
我来临其窆,衰草凄寒原。
情至时掩泣,痛惋不能言。
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
我昔有女萝,附此长松根。
托生相因依,绸缪在东昆。
长松一朝折,修蔓绝攀援。
茕茕委中道,有身安用存。

注释:

蒿歌引,用蒿草编成的丧歌。绋,丧事用的绳索。郭南门,指城外的南门。我来临,我来到这地方(送葬地)。窆(bi jiǎn),埋葬。衰草,衰败的草木。凄寒原,荒凉的原野。情至时掩泣,悲伤到了极点就流泪。痛惋不能言,悲痛到了极点就说不出话来。合有死,本来都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英妙魂,英明美好的灵魂。我昔有女萝,我有像女萝一样的植物。附此长松根,依附在松树的根部。托生相因依,互相依着生长。绸缪在东昆,相互缠绕在东边的山岭上。长松一朝折,长松被折断了。修蔓绝攀援,藤蔓断了,无法攀援。茕茕委中道,孤独无助地倒在道路旁。有身安用存,活着又有什么用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作于唐高宗永徽五年(654)作者任沛王府参军时。诗中描绘了一幅送葬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深情厚谊和哀伤之情。

首句“蒿歌引往绋”,蒿歌是一种用蒿草编织而成的丧歌,用以表达哀悼之情。往绋是丧事用的绳索,用来引导亡灵走向墓地。这里的“蒿”是指蒿草,而“引”则是引导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用蒿草编织的丧歌来引导亡灵走向墓地。接着,作者来到送葬的地方,看到一片凄凉荒芜的原野。在这里,作者感受到了亡友的悲哀和自己的悲伤之情。

“我来临其窆”一句,表示作者亲自来到送葬现场。这里,“来临”指的是亲自前来,而“其窆”则是指坟墓。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亲自来到这地方来送葬。然后,作者看到了一片衰败的草木。在这里,作者感受到了亡友的悲哀和自己的悲伤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亡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他说:“情至时掩泣,痛惋不能言。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这里,“情至”指的是情感达到了极点。掩泣则是指流泪。痛惋不能言则是指悲痛到了极点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百岁合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常态。英妙魂则是指英明美好的灵魂。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悲伤到了极点就流泪,悲痛到了极点就说不出话来,百年合有死,但英明美好的灵魂值得珍惜。

最后两句,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与亡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他说:“我昔有女萝,附此长松根。托生相因依,绸缪在东昆。”这里的“女萝”是一种植物,依附在松树的根部生长;“长松”则是指高大的松树。绸缪则是指相互缠绕在一起。在东昆则是指东方的山岭上。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曾经有一种像女萝一样的植物依附在长松的根部生长,我们互相依着生长,在东边的山岭上相互缠绕在一起。

这首《送许贞葬》是一首描写送葬场景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送葬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亡友的深情厚谊和哀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生死、生死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