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 【注释】:一、“一”字。二、“识”通“志”。三、指读书。四、“诗意”是说一个人虽无文化修养,但因他善于观察,能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素材与灵感,因此能写很多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 一偈不参,而多禅意; 【注释】:偈:梵语“经”的音译,即佛经中的偈文。一偈不参,指没有读过佛教经典的人。多禅意:因为禅宗讲究悟道明理,所以禅宗思想在诗歌中常表现为一种禅意。 一勺不濡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注释:不追求世间名利和欲望 赏析: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追求名利和欲望,否则就会像冰炭一样感受到痛苦和快乐。邵雍通过“不作风波于世上”来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即不追逐功名利禄,不沉迷于世俗的欲望中。这种超然的态度使他在面对挫折和诱惑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所动摇
【释义】 无为而焦虑,面对景物不快乐,即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一座活着的地狱,更不必说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了。 【译文】 无事却感到忧虑,面对美景也不高兴,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这就好像是一座活地狱,又何必说什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呢? 【赏析】 此诗以“五”起句,意在点明全诗的中心。作者以“无事而忧”四字,表明自己对眼前之景并不感兴趣,反而觉得是一种烦恼。接着用“对景不乐”四字
【注释】 集灵篇 · 六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 必须进入人世间,才能出离人世间,否则容易堕落;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只有进入人世间,才能超脱世俗,否则空寂之趣难以把握。 【赏析】 这是一首阐述佛学中“出世与入世”的哲理诗。 首二句,诗人指出:只有当一个人出世之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会因为脱离社会而堕落;同样,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深入到社会中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意思是:眉毛上有几点忧愁,不如先去观看下棋喝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意思是:心中有多少乐趣,就种竹子浇水花。诗句的意思是:眉上有点忧愁,就去欣赏一下下棋饮酒的快乐;心中有多少快乐,就种一些竹子浇浇花。 【答案】 译文: 眉毛上有几点忧愁,不如先去观赏下棋喝酒;心中有多少乐趣,就种一些竹子浇浇花。 赏析:
【注释】: 集峭篇·五八 :诗的题目。 招客留宾: 招揽客人,留住宾客,表示主人热情好客。 为欢可喜: 为了欢乐而高兴。 未断尘世之扳援: 没有断绝尘世的牵绊。 浇花种树: 种植花草树木,指养花弄草之类的事情。 嗜好虽清: 虽然爱好高雅,但也是道人之魔障:指嗜好虽是高雅的,却是阻碍自己成仙的障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写主人殷勤地招待客人,却未能摆脱俗情,只能算是“魔障”。
【注释】 集灵篇:指《集异记》。《集异记》是一部志怪书,记载了许多奇异怪异的故事。三:指《三生石记》、《南柯太守传》和《白猿传》。这组故事都是以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为内容,表现了因果报应的观念。尘垢(dǔ):灰尘。处世:在人世间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借“眼”、“胸”比喻人的修养和品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当它洁净无污时才能看清世界万物;而胸襟宽广、胸怀坦荡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世事
风流得意时,才情胜过顽石,孽债缠身则芳魂比恶疾更烈。 注释与解析: 1. 风流得意:在风雅或才华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和成功时。 2. 才鬼独胜:指某人的才智或能力特别出众,无人能及。 3. 顽仙:形容某人或某物愚笨或无才。 4. 孽债:通常指因错误、罪过或不幸事件而产生的债务或负担。 5. 芳魂:美好的灵魂,通常用来比喻某人的精神或气质。 6. 虐祟:指残忍和恶劣的行为或疾病。 译文: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注释说明】 - 豪杰:指有志之士,志向远大且追求简朴生活的人。 - 向:朝着、向着。 - 简淡:简约而淡泊的生活态度。 - 忠孝:忠诚和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译文】 - 在追求简朴生活的路径上,志向远大的豪杰们寻找着;而在忠诚与孝顺的基础上,他们才可能成就神仙般的境界。 【赏析】 陈继儒的《集峭篇 · 五七》
集灵篇·一 灵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 【注释】 集灵篇:古代的神话传说,认为天地神灵能感应人的言行。 灵天下:指天下所有的神灵。 一言之微:一句话的微小之处。 千古如新:千百年过去仍然像新的一样。 一字之义:一个字的意义。 百世如见:百年之后还能看见。 安可泯灭之:怎么能够消灭它呢? 【译文】 天下有一个字的微小之处,但千百年过去了仍然像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