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译文: 我曾认为,裕陵返回故土,是高皇帝不杀元顺帝的报答。天生一个忠肃,是为了一个社稷,高皇帝祭祀余阙的报答。忠肃因谗而死,有什么报答呢?如果让公功成身退,老死在故乡,也和郭汾阳、李西平一样。镯镂之剑扬,而胥涛泣;风波之狱构,而岳庙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惨。公至是一腔热血,始真有洒处矣!今湖山之上,古冢累累,身死名灭,不可胜计。而东西往来于公之庙门者,登故垄,扫枯松,禁樵徼,哭英雄
《重修忠肃于公墓记》 呜呼!茂陵之立而复废,废而复立,谁不知之?公之识,岂出王直、李侃、朱英下?又岂出钟同、章纶下?盖公相时度势,有不当言,有不必言者。当裕陵在虏,茂陵在储,拒父则卫辄,迎父则宋高,战不可,和不可,无一而可为制虏地也:此不当言也。此不当言也。裕陵既返,见济薨,郕王病,天人攸归,非裕陵而谁?又非茂陵而谁?明率百官朝请复辟,直以遵晦待耳:此不必言耳。若徐有贞、曹、石夺门之举,乃变局
游桃花记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洒杯,才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
诗句解释: 1. 昔陶徵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 译文: 从前陶渊明因为逃避秦朝的追捕,而将心事寄托在桃花源的故事上,这并非真的存在一个桃源。 2. 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 译文: 现在桃花就生长在城市里,但没有人去帮助它修建道路,让它被好人们传播开来。 3. 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译文: 自从我询问过桃树的情况之后,仅仅几天时间
【注释】 1.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更漏子”“浣溪沙”“玉蝴蝶”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或两仄韵转两平韵。 2. 霎时:极短的时间。 3. 荷叶青青:指荷叶碧绿如翡翠。 4. 双鬟:古代女子梳成环形的发饰,这里指代少女。 5. 小红灯:即红纱灯笼。 6. 蕉月:指月光像蕉叶一样,泛着青白色。 7. 枕簟(diàn垫):枕头和竹席。 8. 茉莉:一种香花,亦称木犀。
诗句释义: 蜜蜂欲分衙,燕子补巢,江边落叶满地。一阵风雨打在窗户前,芭蕉被打得噼啪作响。 译文: 蜜蜂欲分衙,燕子补巢,江边落叶满地。一阵风雨打在窗户前,芭蕉被打得噼啪作响。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注释:新种的竹子刚刚及肩高,旧时的池塘在水边。我在湖上垂钓,鱼是我的同伴,和尚送我回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画面。首句"及肩新种竹",以竹为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次句"濯足旧疏湾",描绘了诗人在湖上垂钓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第三句"钓月鱼为伴",则通过写诗人与鱼儿为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最后一句"偕书僧送还",则以和尚送诗结束全诗
诗句释义 1 “桐树花香月半明”:描述了初夏夜晚,桐树花开香气四溢,月光也显得格外明亮。 2. “棹歌归去蟪蛄鸣”:作者在享受完夜晚的宁静后,乘船离去,途中听到蟪蛄(一种昆虫)鸣叫的声音。 3. “曲曲柳湾茅屋矮”:描绘了经过弯曲的柳湾时,看到一座矮小的茅屋,可能意味着这是某个人的家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地点。 4. “挂鱼罾”:提到了使用鱼罾来捕捉鱼类的行为,这是一种常见的渔捞方式。 5.
明月在高树,绕庭歌考槃。 谷风自容与,古调太清寒。 念子令人远,劳心及夜阑。 平生不识路,何以梦长安。
羡尔乐闲旷,十年营一丘。 贫能买奇石,老即卧沧洲。 亭界群峰影,池涵万竹秋。 凭高思纵目,烟际起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