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诗句释义
1 “桐树花香月半明”:描述了初夏夜晚,桐树花开香气四溢,月光也显得格外明亮。
- “棹歌归去蟪蛄鸣”:作者在享受完夜晚的宁静后,乘船离去,途中听到蟪蛄(一种昆虫)鸣叫的声音。
- “曲曲柳湾茅屋矮”:描绘了经过弯曲的柳湾时,看到一座矮小的茅屋,可能意味着这是某个人的家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地点。
- “挂鱼罾”:提到了使用鱼罾来捕捉鱼类的行为,这是一种常见的渔捞方式。
- “笑指吾庐何处是?”: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之情,用轻松的语气询问自己住的地方在哪里。
- “一池荷叶小桥横”:描述了眼前的景象,可能是一个池塘和一座小桥,以及周围的荷叶。
- “灯火纸窗修竹里”:通过描绘室内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幽静、温馨的感觉。
- “读书声”:最后一句提到了读书的声音,可能是家中有人在学习或者阅读。
译文
桐树开花月色明亮,
划船唱歌回去蝉儿鸣。
弯弯柳湾茅屋矮又低,
挂着鱼网。
笑问我家何方?池塘荷叶小桥旁,
灯火通明书卷声悠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夏日夜晚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其中,使用了丰富的感官描述,如“花香”、“蝉鸣”、“柳湾”、“荷塘”等,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茅屋矮”与“荷叶小桥”,形成了一种朴素而又宁静的氛围。最后,通过“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这两句,展现了一种静谧的夜生活,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