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注】众香:指各种花木的香气。爱春发枯荄: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萌生,但秋天时草木凋零,枯萎的根须在泥土中仍顽强地生存着,所以说“爱春发枯荄”。 惟动儿女怀:只有牵动了父母和子女们的心。我知惟:我知道。 天地昏酣醉梦里:大地在沉睡之中,人们仿佛在梦中沉醉。天膜:天幕,指天空。 人有爽思皆沈埋:人们的思想都被这清爽的月光所淹没。 岂如秋风劲利剧刀剑:难道比不过秋风的劲烈和锋利吗?刮破天膜清光开
夜闻秋声感而成咏 八月天气肃,万物日已阑。 庭前两高桐,夜籁如哀弦。 志士感节物,中夕耿不眠。 起听抱膝吟,悲烈声相干。 念此华叶改,想见颜色鲜。 顾人生世间,荣悴理亦然。 岂伤岁月速,愧无功名传。 少小学文章,出值用武年。 儒官多见侮,敢为战士先。 欲弃俎豆事,强习孙吴篇。 迂钝不可为,屈曲性亦难。 虚言盗禄食,实又畏上天。 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 九日近不远,同醉黄花前。 译文:
诗句注释及译文 - 诗句:沿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 - 译文:在桥上等待金色鲫鱼,一整天独自停留。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人物在等待某个特定对象(金鲫鱼)的情景。其中,“金鲫”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鱼类,或者是一种比喻,表示等待的对象非常珍贵和难得。而“竟日独迟留”则描绘了这个人在整个一天中都在那里等待,没有离开,表现出对这种等待的专注和执着。整体上,这句诗给人一种静谧、期待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李冀州(名不详)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李冀州的赞美和鼓励。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韵,押仄声韵。 诗句释义: 1. 冠盖倾动车马稠,都门晓送李冀州。 - “冠盖”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子,这里形容官员众多,场面盛大,车马众多。“都门”指的是京城城门,“晓送”表示在天亮时就送行。 2. 冀州绿发三十一,𧽼𧽼千骑居上头。 - “冀州”指李冀州,“绿发”是指年轻
注释: 1. 九夏苦炎烈,入伏气候恶。 夏天的炎热,让人感到痛苦和不适。 2. 况兹大旱时,其酷甚炮烙。 更何况现在又是一个大旱的季节,天气极其炎热。 3. 争得羿复生,射此赤日落。 谁能像后羿一样重生,将太阳射落呢? 4. 欲擘青天开,腾身出寥廓。 想要撕裂天空,跳出广阔的宇宙。 5. 狂走无处逃,坐恐肝脑涸。 我疯狂地奔跑,无处可逃,坐在椅子上恐怕会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肝脏和大脑受损。 6.
和邻几登繁台塔 孝王有遗墟,寥落千年馀。 今为太常宅,复此繁华都。 踊甓冠旧丘,西人号浮图。 下镇地脉绝,上与烟云俱。 我来历初级,穰穰瞰市衢。 车马尽蝼蚁,大河乃污渠。 跻攀及其颠,四顾万象无。 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俄思一失足,立见糜体躯。 投步求自安,不暇为他谟。 平时好交亲,岂复能邀呼。 举动强自持,恐为众揶揄。 一身虽暂高,争如且平居。 君子不幸险,吾将监诸书。 注释解释:
【注释】 秋半:秋天的一半时间。 收穫:收获庄稼。 登郊原:登上郊外的原野。 攲侧:倾斜,侧卧。小屋:简陋的住所。 夕眠:晚上睡觉。 是夜:这一天晚上。 大风:狂风。拔树走:把树都连根拔起。走:行走。 吹倒南壁如崩山:把南面的墙壁吹得如同山崩一般倒塌。南壁:指房屋南面的一面墙壁。 病仆:病重的仆人。未动:还未动弹。徒豗喧:徒增喧闹声。 驱令燃火遍照燎:命令人们点燃火把到处照射。燎:焚烧。 瓦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答宋太祝见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穷冬三日雪,旅肠迫枯饿。(冬天三天下雪,我因为饥饿而身体虚弱) 不免东郭行,难效袁安卧。(我不得不像东郭先生那样四处奔走,难以效仿袁安那样安闲地睡觉) 我谒故所宜,君来无乃左。(我去拜访你,你来了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复贶长句诗,如留万金货。(你又给了我一首诗,如同留下了万金一样珍贵) 恣睢莫能名,豪横不可挫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往王顺山值暴雨雷霆 苍崖六月阴气舒,一霔淫雨如绳粗。 霹雳飞出大壑底,烈火黑雾相奔趋。 人皆喘汗抱树立,紫藤翠蔓皆焦枯。 逡巡已在天中吼,有如上帝来追呼。 震摇巨石当道落,惊嗥时闻虎与貙。 俄而青巅吐赤日,行到平地晴如初。 回首绝壁尚可畏,吁嗟神怪何所无。 注释: - 往王顺山:前往王顺山。王顺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山脉。 - 苍崖:青色的山崖。 - 六月:农历六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寄富彦国》。 诗句: - 自古猾者胡与羌,胡羌相连动朔方。 - 奸谋阴就一朝发,直欲截割吾土疆。 - 遣使持书至阙下,四方物论如沸汤。 - 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 彦国感慨请奉使,誓将摧折其锋铓。 - 受诏驱马出都门,都人走观叹且伤。 - 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 - 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宝玉觞。 - 旆旌威迟还上国,所至观者如倾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