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诗句原文: 驱马山前访古踪,僧居萧洒隔尘笼。 绕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鸱堆上风。 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疏铎月明中。 村鸡坐听三号彻,去去前朝气味同。 注释解析: - 驱马山前访古踪:“驱马”指的是骑马,表示诗人骑马来到山前寻找古代的遗迹或踪迹;“访古踪”则是指探寻历史的足迹,表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好奇和尊重。 - 僧居萧洒隔尘笼:“僧居”指僧人居住的地方;“萧洒”形容其生活态度自由洒脱
【注释】 华严寺:又称大华严寺、大佛光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建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原名“永安宫”,唐贞观八年(634)改名为“大华严寺”。唐代宗时重建。宋、金、元均有修缮。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门、钟楼、鼓楼等。 太虚:指太空。 坐:静坐。 澄江:清澈的江水。 皎月:明亮的月亮。 竹阁:指僧舍。 青灯:点着的油灯。古人常以油灯代烛。青灯,泛言昏暗不明。 兴亡:兴盛衰败。
才发经纶地,心开忠义源。 朝端遗盛业,泉下閟英魂。 储禁追封美,仪曹集谥尊。 他年还驷马,馀德在高门。 诗句注释与赏析 - “才发经纶地”:此句描绘了韩忠宪公刚一展开治理国家的才能与智慧。这里的“才发”意味着刚刚显露、开始运用自己的能力,而“经纶”则指治理国家的政策和策略。这表达了对韩公治国有方的期望与赞美。 - “心开忠义源”:此处描述的是对忠诚和正义的深入理解和践行。通过“心开”
【注释】 中台:指中书省。典故明:典章制度明白。二府:指宰相和尚书省长官的府署,这里指韩忠宪公为相时的情况。弼谐:辅佐协调。车挂身:指身任宰相而能不自满自傲。方佚:正悠闲。舟移世共惊:指身居宰相地位而能与世人和睦相处。舟移:比喻宰相。世共惊:众人共惊。霜风:指秋风。缟帐:素色的帷帐。野月:指秋夜。丹旌:指红色的旗子。都门:指京城长安。寂寞:孤单冷落的样子。伤哉:悲伤的样子。如昔:像以前一样。行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昔也衣裾已化尘,驱车今去涉惊津。” 解释: 这句诗描绘了陈进士离开的场景。"昔也衣裾已化尘"指的是他的旧衣服已经被尘土覆盖,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已经结束;"驱车今去涉惊津"则表示他正驱车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次句:“淮天苍茫背残腊,江路逶迤逢旧春。” 解释: 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淮天苍茫背残腊"描绘出淮河水天一色
【注释】 1. 使风:指顺风。 2. 十幅健帆开:指船只有十只健壮的风帆张开了。 3. 仰首飞云合:仰望天空,看见云彩像在飞翔。 4. 牵心翠竹回:看到绿竹随风摇曳,好像在牵引着人的心神。 5. 闲观水知性:闲来无事时观赏水面的水文变化。 6. 静与睡为媒:静坐或小憩时,被睡眠所影响而入梦乡。 7. 始觉扬舲快:才觉得扬起船帆时非常爽快。 8. 疲驽亦可哀:即使疲惫无力的人也可以感到悲哀。
宿太平宫 驱车长道久尘劳,一宿清宫醒骨毛。 古桧有风天自籁,石坛多露鹤争嗥。 星河耿耿秋还迥,栖观澄澄夜更高。 吟对疏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 注释: ①长道:长路。 ②一宿清宫:指在清静的太平宫中过夜。 ③古桧(kui):古老的松树。 ④星河耿耿:明亮的银河。耿耿:星光皎洁的样子。 ⑤栖观:指太平宫中的庙宇。 ⑥疏钟:稀疏的钟声。 ⑦诗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于某年某月某日
离京后作 春风奈别何,一棹逐惊波。 去国丹心折,流年白发多。 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穷达皆常事,难忘对酒歌。 注释: - 春风奈别何:春风怎么能理解离别的苦楚呢? - 一棹逐惊波:划着船桨追随着惊涛骇浪。 - 去国丹心折:因为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所以内心如同折断了一般。 - 流年白发多:在时光中度过了许多白发。 - 脱身离网罟:摆脱束缚,脱离困境。 - 含笑入烟萝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汴中: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棹:船桨。江湖:江河湖海,泛指四方水路。漂然:飘泊的样子。迹孤:踪迹孤单。数:屡次、多次。破胆:使人心惊胆寒。时事:国事。一长吁:长叹一声。西羌:指吐蕃,古称西蕃,在今四川西北部。稽:查问。北阙:宫门,借指皇帝。无上策:没有好的办法。醉茱萸:指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习俗。 【赏析】 重阳节是一年当中最使人感到凄凉的日子。诗中“旅棹出江湖”一句
飘然江汉濆。注释:塌翼下有云朵,飘飘然如在江汉之边。苍蝇休聚谤,白鸟已为群。注释:苍蝇停止诽谤,白鸟已经结成群体。银鲫晨烹美,松醪夜酌醺。注释:清晨烹煮银鱼美味,夜晚饮用松酒陶醉。生平同得失,此日又逢君。注释:一生经历荣辱得失,今日又能与你相逢。赏析: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