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棹出江湖,漂然迹更孤。
风波数破胆,时事一长吁。
闻说西羌使,犹稽北阙诛。
俗言无上策,且复醉茱萸。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汴中: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棹:船桨。江湖:江河湖海,泛指四方水路。漂然:飘泊的样子。迹孤:踪迹孤单。数:屡次、多次。破胆:使人心惊胆寒。时事:国事。一长吁:长叹一声。西羌:指吐蕃,古称西蕃,在今四川西北部。稽:查问。北阙:宫门,借指皇帝。无上策:没有好的办法。醉茱萸:指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习俗。

【赏析】

重阳节是一年当中最使人感到凄凉的日子。诗中“旅棹出江湖”一句,点出诗人在重阳佳节离家远行,漂泊江湖。“漂然迹更孤”,写出他远离家乡,孑然一身的孤独处境。“风波数破胆,时事一长吁”,写他在外漂泊,屡遭风浪的打击和国事的忧患,使他心惊胆颤,长吁短叹。这两句,以景衬人,以物映情,将诗人内心的悲愁写得淋漓尽致。

后四句写诗人的归思和对时局的忧虑。“闻说西羌使,犹稽北阙诛。”听说边塞传来消息说,吐蕃的使者还没有被朝廷所斩杀。“稽:查问。北阙:指皇宫,这里借指皇帝。“俗言无上策”,意思是说,目前国家没有好办法。“且复醉茱萸”,意思是说,只好借酒浇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无能,不能解决国家危机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同情。诗中虽未明言“忧国”,但忧国之思已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