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markdown 幽梦影·卷三·十五:蛛为蝶之敌国,驴为马之附庸 蜘蛛是蝴蝶的天敌,驴是马的附属品。在自然界中,蝴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翩翩起舞,无忧无虑。然而,它却不知防备蜘蛛的网,一旦被捕捉,便难以逃脱。因此,蜘蛛成为了蝴蝶的敌人。 驴与马虽然关系密切,但驴常被视为低等动物,不如马受人欢迎。这种偏见反映了人们对于不同物种的固有观念。尽管驴与马的关系良好,驴却无法成为马的替代品
【注释】 幽梦影 · 卷二 · 四十:幽梦影,明末清初文人张潮创作的散文集。卷二 · 四十:第四十篇。 黎举云:「欲令梅娉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黎举说:「我想让梅花嫁给海棠,橘子嫁给樱桃,将芥菜嫁给竹笋,只是时间不同罢了。」 予谓物各有偶,儗必于伦:我以为万物都有匹配的对象,就像人伦一样。比喻万物都有合适的伴侣。 今之嫁娶,殊觉未当:现在的婚姻制度,总觉得不太恰当。
【注释】 幽梦影 · 卷三 · 其五:幽梦影是明末文人张岱的散文小品集。此篇为《幽梦影》中的一篇,作者借咏物抒怀,以黄莺、画眉鸟自况,抒发了作者追求高洁人格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画眉第一,黄鹂、百舌次之。然黄鹂、百舌,世未有笼而畜之者,其殆高士之俦,可闻而不可屈者耶。 译文: 画眉鸟是最佳鸣禽;其次是黄莺,再次是百舌鸟。然而黄莺和百舌都没有笼子来饲养,它们大概都是高雅之人
【注】多情者:指有情感的人。不以生死易心:不因生死而改变内心情感。好饮者:喜欢饮酒的人。不以寒暑改量:不因严寒酷暑而改变饮酒的量度。喜读书者:喜好阅读书籍的人。不以忙闲作辍:不因为忙于或闲散而中断阅读。 注释译文赏析: 《幽梦影·卷三·十四》是清代文学家张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多情”、“好饮”、“喜读书”为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的看法
【解析】 “幽梦影 · 卷三 · 其十”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一首词的序。“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这是说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窗前,对着明月倾诉心中的忧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这是说在美好的夜晚里,孤独一人睡去,叫醒蟋蟀诉说自己的遗憾。此两句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和拟人手法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答案】 “清宵独坐,邀月言愁”:一个“邀”字,写出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之情。 呼蛩语恨”
【注释】: 丘壑:指山丘和山谷。 阎浮:指人世。 【赏析】: 此诗为隐逸之思,作者以山林为喻,把城市比作山林,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意思是说,我的心中像那深山大壑一样,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但我却能保持一份宁静和安详。 “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意思是说我的生活情趣寄托在烟霞之中,就像居住在蓬莱仙岛上一样。这里的“蓬莱”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注释】 幽梦影 · 卷三 · 其七 昔人云:「妇人识字,多致诲淫。」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盖识字则非无闻之人,其淫也,人易得而知耳。 【赏析】 《幽梦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潮的散文小品集,其中有不少关于生活、情趣和艺术鉴赏的文字。本文为其中一篇,题目“幽梦影”,取意于“幽居梦境之中”所映照出的“影子”。文章开头两句,作者引用了古代的一句谚语,表达了对妇女读书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担忧。他认为
诗句的原文是“五色有太过,有不及,惟黑与白无太过。”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张潮的作品《幽梦影·卷二·四十一》。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于色彩浓淡的深刻理解。具体分析如下: 1. 色彩概念: - 五种基本颜色,包括红、黄、蓝、绿、紫(通常称为“五色”),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如红代表热情、黄象征活力等。 2. 过度和不及: - “太过”意味着颜色的过于强烈或不自然,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
诗句: 阅《水浒传》,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场;即不能有其事,亦须着得一种得意之书,庶几无憾耳。 译文: 读了《水浒传》,读到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的情节,我思考人生必须有一件非常快意的事情,才不辜负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即使没有这样的事,也应该得到一种令人满意的读物,这样才不会有所遗憾。 注释: 1. 阅:《读》的简写,意为“读”。 2. 水浒传
【注释】 治生产: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累人:使别人受拖累,受到损害。 交游:指与朋友、同僚等社交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告诫人们不要只追求个人的享乐,而应关心他人的利益。诗人认为,不务生产,必然使别人受拖累;专搞社交活动,也必然会使自己受到损害。这是一首劝诫诗。它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实事,而不是靠投机取巧、结交权贵、拉帮结派,这样才能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