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注释】 桂湖五首:作者的五首咏桂湖诗。五首为《桂湖五首》之一至之五。矮桂枝钩袖,丛篁叶打头:矮树丛中挂着一串串桂枝,树枝像竹叶一样茂密,遮住了天空。“钩”通“勾”,弯曲;“打头”是说树枝密集,遮住了视线。堤行皆仄径:沿着堤岸行走,都是曲折的小道。“仄径”是指小而狭窄的土路。路断得高楼:道路被切断,只能看到高高的楼阁。“得”是“只见”的意思。阑槛千回锦,琉璃五色秋:栏杆上挂满了五彩缤纷的锦缎
岁暮杂感十首 其八 万族求饶益,吾谋颇用疏。 民生各心性,天道有孤虚。 得俸堪加饭,无钱且买鱼。 逐贫思作赋,才薄欲何如。 释义:在年底时,我感慨万千,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很多思考。 万族求饶益,吾谋颇用疏。 百姓们寻求更多的利益,我的谋划却显得有些疏漏。 民生各心性,天道有孤虚。 人们的生活各有各的追求和欲望,而天道却是那么的无情。 得俸堪加饭,无钱且买鱼。 如果我能得到俸禄
遂别华阳国,归程始此赊。 翻然名境访,来及夕阳斜。 翠竹偎寒蝶,丹枫噪暮鸦。 词人云异代,临水一咨嗟。 译文: 告别了华丽的皇宫,回到家乡的路程才刚刚开始变得遥远。 突然之间,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翠绿的竹子旁边有一只寒冷的蝴蝶,红色的枫树旁边有一群聒噪的乌鸦。 词人告诉我,他已经是异代的文人,我站在这河边,不禁感慨万分,发出一声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句解读: 1. 爆竹家家沸,儿时此味长。 ——描述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这种热闹和欢乐的感觉仿佛是童年时代的记忆。 2. 追欢斟绿蚁,随例祀黄羊。 ——在这里,“斟绿蚁”可能指的是在春节聚会中举杯饮酒的习俗,而“黄羊”则可能是指祭祀用的羊。 3. 明旦夔龙集,中天日月光。 ——描述了清晨时分,夔(kuí)龙(一种神话中的神兽)聚集的场景,以及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和太阳。 4. 八年吟旧句
岁暮杂感十首 其九 浩浩翻江海,争奔且未阑。 注释:长江和黄河浩浩荡荡地涌流不息,争相奔向大海,但尚未到达终点。 古来名利客,谁不到长安。 注释:自古以来,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谁没有到过长安(今陕西西安)呢? 独立看参昴,横天如此寒。 注释:我独自站在高处(如山头),眺望着参宿与昴宿(都是二十八宿中的星宿),只见横空的星星如此寒冷。 肯能寻冷淡,夜夜照檐端。 注释
【注释】 ①稍稍:微微。 ②安闲:安逸。 ③门:指闭门。 ④高歌:高声歌唱。 ⑤骤雨:猛烈的雨水。 ⑥宿雾:隔夜的雾气。 ⑦低云:低垂的云。 ⑧水:指积水。 ⑨江村:指临近江河的小村庄。 【赏析】 《宿雨》,写诗人在宿雨中夜行,所经景物及心境感受。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中间二句抒情,末二句点题。 前两句写“车尘隔”,是说因大雨滂沱而使车马尘土与自己隔绝了。“稍”“亦”二字,表明诗人虽感到不便
诗句释义: 1. 第寻常事 - “第”指的是顺序,“寻常事”意味着平凡或普通的事务。 2. 服官方独难 - 指担任官职的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常比普通人多。 3. 书生良短浅 - 这里的"书生"是指读书人,而"短浅"则形容他们的知识或理解有限。 4. 世态自波澜 - 描述世间的事态变化无常,就像波涛汹涌,难以预测。 5. 被褐欲谁语 - “被褐”指的是穿着粗布衣服,“欲谁语”则是想向谁诉说。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境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大隐东方朔,箸书扬子云”,意思是:我像隐居的东方朔,写《尚书》的扬子云一样,有才华的人应该志在四方,不要局限于一方。“出门无所诣,落日一从君”,意思是:我出门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去做,只有看着落日陪着您一起欣赏美景。“倦鸟宜何集,闲鸥亦有群”,意思是:疲倦的鸟儿
解析: 第一首诗: - 魏子(魏子,指的是吴英樾): 魏先生/魏大人 - 好意(好意):表达对某人的善意或友好意愿 - 相从兴颇赊(相从兴颇赊):形容与魏子一起做事情,兴趣盎然,兴致勃勃 - 相从兴:指共同参与某件事情 - 兴颇赊: 兴(兴趣、兴致),赊(长)——引申为兴致高昂,情绪饱满 第二首诗: - 魏子(魏子,指的是吴英樾): 魏先生/魏大人 - 联肺腑(联肺腑)
【注释】 1. "大邑匪轻寄":大邑,指京城。匪轻寄,不是轻易的寄托或寄居。 2. "斯民会可苏":斯民,百姓。会,将;苏,恢复。 3. "养鱼防搅水":比喻治理百姓要像养育鱼一样,防止他们搅扰社会。 4. "牧马合求刍":牧马,管理马匹。刍,饲料。求刍,要提供饲料。 5. "兵甲连沧海":兵甲,军队的武器。连,连接。沧海,大海。 6. "疮痍正道涂":疮痍,战争造成的创伤和破坏。正道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