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清心镜 戒华丽 - 解释:此句表明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清净、简洁的生活方式,如同一面能映照心灵的“清心镜”,远离繁华和奢华。 - 关键词注释:“清心”指心灵清澈透明,不受外界干扰;“镜”象征自我反省与审视;“戒华丽”强调摒弃过度装饰和奢侈。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约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 第二句:出家儿,听仔细 - 解释
【解析】 此诗为七言绝句。首二句“公物外好生涯,火相逢结大砂”中,诗人把段某比作“公物外好生涯”,用火焰比喻段某的才华,以“大砂”比喻他的坚贞,表达了对段某的赞美之情。三四句“女盘桓看大药,牛哮吼戏灵葩”,“女”指段某的妻子,“大药”指段某所钟爱的道术,“灵葩”指道术中的花果,这里暗指段某修炼的丹法。“牛哮吼戏灵葩”一句暗含了道教炼丹的神秘色彩。五六句“云铺地丹炉赫,子观天碧眼华”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重阳:即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道教中九九归真之说。 悟:指领悟,理解。 曾得重阳趣:指曾经领略过重阳时节的情趣。趣,情趣。 阴就重阳著:阴阳之气依附于重阳之气。著,附着。 性命:指人的生命和命运。 三曜:指日月星宿。这里泛指日月星辰。 辅:辅助。 仙:指仙人,道士。 【赏析】 这是一首咏道诗。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
卜算子 天地水三官,下界吹龙笛。 蓦听开元虎啸声,风伯雨师寂。 至孝养孀亲,红锦蛇吞鳖。 六路青牛驾宝车,显圣功端的。 注释: - 天地水三官:指天地、水的三个神灵。 - 下界:指人间。 - 吹龙笛:用龙的声音来吹奏乐器。 - 开元虎啸声:开元年间(713-741)的老虎发出的啸声。 - 风伯雨师:主管风雨的神祇。 - 至孝:极其孝顺的人。 - 红锦蛇吞鳖:形容人极其孝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分为四步:第一步,解读题干,确定题型;第二步,逐句翻译诗句,并写出诗句注释;第三步,分析意境、特点,概括主题思想;第四步,赏析句子或整篇诗词。本题要求考生对“清心镜 赠裴大器”一诗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和赏析。在解答过程中,一定要读懂诗的大意,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主旨,最后再进行赏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修行人”“心善”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金莲堂 俗惜黄花藏头:“金莲堂”是诗中的第一个词,它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场所或事件。“俗惜黄花”则可能是对场景的描述,即在金莲堂中人们珍惜并保护着黄花。这里的“藏头”表明了诗句的开头部分可能是某种形式的隐晦提示或暗示。 2. 传心悟:“传心”可能意味着传达或传授某种知识或智慧;“悟”则是领悟或理解的意思。这两句结合起来可能意味着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宗教
诗句释义: 1. 修行人,听子细。——修行人,倾听你(寂然子)的诉说。 2. 斋食不可,美之又美。——斋戒的食物,已经很美好了,不能再有更多。 3. 更何须、异馔多般,但一味而已。——不需要更多的食物,只需单一的美味即可。 4. 恬淡中,常遂意。——在宁静淡然的境界里,常常得到满足。 5. 万神调畅、姹婴欢喜。——万神和谐,万物欢喜。 6. 得自然、结就金丹,占蓬瀛仙位。——获得自然之道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清心镜 显决烈 - 关键词:清心镜、决断 - 含义:描述一种心境,通过自我反思和决心来净化心灵,显示出决断力。这通常指在精神或思想上的清晰和坚定。 2. 出家儿,要决断 - 关键词:出家儿、决断 - 含义:强调了修行者(出家人)必须具有决断力和毅力,以面对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 一口咬碎,无明火钻 - 关键词:一口咬碎、无明火钻 - 含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修行人”即送别的行者,而“杨仙”“妇女”都是送别对象,“牢擒捉、意马心猿,休缓缦缓缦”是送别者临行赠言,“我人除,事情简。清贫柔弱,逍遥散诞。谨遵依、国法天条,永不犯不犯”则是对行者的嘱咐。考生在理解了以上信息之后,再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赏析即可。 【答案】 译文:修行的人应当先管住自己的眼睛,见到别人的妇女不要多看。
【注释】: 陇西公:唐李德裕,官至宰相,因受武宗猜忌被贬。 苦得别:辛苦地度过别离之苦。别,离别。 六月炉头:即铁匠铺。六月是铁匠铺最忙的时候,因为农闲季节农民需要农具,所以此时铁匠生意最好。 掉锤打铁:用锤子敲打铁块。 养浑家:抚养妻室。 清闲:指清静安宁。此指家庭生活的安宁。 独自受炙熁:自己承受着火烤的痛苦。熁,同“炙”。 火烧疮:形容身体受到严重的烧伤或痛苦。 汗滴血:形容极度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