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儿,听仔细。
居止慎勿,修来壮丽。
要创置、阅目亭园,与仙人无异。
人间予,如何是。
竹篱茅舍,柴门破碎。
更衣装、纸袄麻衣,是道家活计。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清心镜 戒华丽
- 解释:此句表明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清净、简洁的生活方式,如同一面能映照心灵的“清心镜”,远离繁华和奢华。
- 关键词注释:“清心”指心灵清澈透明,不受外界干扰;“镜”象征自我反省与审视;“戒华丽”强调摒弃过度装饰和奢侈。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约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
第二句:出家儿,听仔细
- 解释:此句可能意味着诗作者已经出家或接近出家的状态,提醒其他修行者注意自己的行为与选择。
- 关键词注释:“出家儿”指已放弃俗家生活,寻求宗教或精神层面的归宿;“听仔细”表示要认真对待接下来的内容。
- 赏析:通过这一表述,诗人可能在强调修行者应更加谨慎地对待个人行为和选择,避免偏离初衷。
第三句:居止慎勿,修来壮丽
- 解释:此句告诫人们居住时应保持简朴,避免过分修饰和豪华。
- 关键词注释:“居止”即居住之所;“慎勿”即务必不要;“修来壮丽”意指过分追求外表的华丽和宏伟。
- 赏析:此句强调内在修养比外在装饰更为重要,提倡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
第四句:要创置、阅目亭园,与仙人无异
- 解释:此句表达了创建或欣赏亭园的乐趣,认为其与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人一样令人向往。
- 关键词注释:“创置”指建设或营造;“阅目亭园”即观赏亭园之美;“仙人”指传说中的长生不死的神仙。
- 赏析: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
第五句:人间予,如何是
- 解释: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在尘世中如何实现这种生活方式。
- 关键词注释:“予”通“余”,指代人;“人间予”即在尘世间的人;“如何是”意为这是怎样的情况或做法。
- 赏析:通过提出问题,诗人可能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世俗生活中保持清净和简洁的生活态度。
第六句:竹篱茅舍,柴门破碎
- 解释:此句描绘了一种朴素而简陋的生活环境。
- 关键词注释:“竹篱”和“茅舍”均指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简陋住所;“柴门”即用木头制成的简陋门扉,常用来比喻贫穷或简朴的生活状态。
- 赏析:这句生动地勾勒了一个远离繁华尘世,追求简朴生活的隐士形象。
最后两句:更衣装、纸袄麻衣,是道家活计
- 解释:此句进一步描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即他们穿着简单,甚至使用粗糙的材料。
- 关键词注释:“更衣装”指更换日常服装;“纸袄麻衣”即使用纸和麻布制作的衣物;“道家活计”即道家修炼所需的简朴生活。
- 赏析:这两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为了修炼身心,也是对简朴生活的实践和坚持。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清心镜”和“华丽的世界”,强调了简朴生活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生活场景,诗人展示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平和与简朴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隐居者形象体现了对物质财富淡泊的态度,以及对精神境界追求的执着。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