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曾祖圣师真一还源真人赞 - 注释:这是一首赞美某人的诗,可能是对其家族或老师的敬仰。 - 赏析:这行诗没有明确的意象或情感表达,可能是用来引出下文的内容。 2. 杏林驿,雪之夕 - 注释:杏林驿是一个地名,雪之夕意味着夜晚降雪。 - 赏析:这里的“雪之夕”可能暗示了某种静谧、寒冷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描述提供了背景。 3. 老师张,弟子石 - 注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译文: 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造物神与游,天公气可使。 伏槽待赏音,焦尾叫知己。 投閤辱太玄,舞雩风一唯。 行藏固不同,领略贵有以。 浮海慨槎仙,临风唤月姊。 或疑有个扅,岂谓惟薏苡。 若士乘大鹏,跫音卜嫩蟢。 阴阳诿曰深,血脉微可揣。 畔岸诿曰遐,舟车容可庀。 孤鸦唤晴晖,拱鼠濯清泚。 龟蛇伏剑蟠,鸡犬待鼎舐。 不愁松柏凋,祇畏桑榆徙。
【注释】 先师:对老师的尊称。泥丸真人,道教名词,指神仙或修道得道的人。嘉州:今四川乐山市。漳州:今福建漳州市。潭州:今湖南岳阳市。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嘉州时所作《赠别友人》的后半部分,与前面的“嘉州是生缘”相呼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篇以问答的形式,将别离之苦、相逢之喜以及离别之后思念友人的心情交织其中,情真意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秃头俭相,做尽模样”是说秃头俭相的和尚,做出种种样子;“张平叔若不再来,石得之不成信向”指张平叔如果不来,石头是不会相信的;“你即是道光和尚”是说你就是道光和尚。 【答案】 译文: 这个秃头的和尚,相貌丑陋而谦恭,他做了种种样子。 如果张平叔不来,那石头是不会相信的。 你就是道光和尚
【注释】 题黄庭经后:指题写《黄庭经》的序文。黄庭经是晋人葛洪所著的道家经典,内含养生之道。琴心玉文洞玄玄:形容琴声清幽,玉质晶莹。琴为乐器,文指文字,玉质晶莹,则象征纯洁。金钮朱锦乃汝传:意在表达作者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汝指自己,传即传授,也作“授”。子能得之可长年,黄素镇赝完且坚:意在表达作者对自己能够学到真谛而延年益寿的自信。黄素,指黄色的丝绸,这里用来象征《黄庭经》。镇,同“镇”,有镇压
丹丘同王茶干李县尉高会 佳友品字坐,寒宵未渠央。 竹亭天籁动,梅坞月华香。 酒与我为春,我瘦如松苍。 遇酒辄一莞,梅竹侍我旁。 以诗互埙篪,笑语逐飞觞。 酒行三四周,五官舞明堂。 王郎信矣伟,心胸浩琳琅。 咳唾亦珠玉,气习无膏粱。 顷来赤城天,谒我九华房。 期俱控绿烟,汗漫游帝乡。 李郎自可喜,契阔俄四霜。 少日珠庭丰,今愈奕有光。 手仗六尺藜,叩我青锦囊。 不思蓬莱路,往昔同商羊。 年时鼓高志
蓬莱三万里,道德五千言。 “一自青牛去,函关烟雨昏”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青牛离去后,函谷关被笼罩在朦胧的烟雨之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苏轼,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月色凝冰壶,桂花落金蚁。 月亮照耀着冰壶般的湖面,桂花像黄金蚂蚁一样散落下来。 风松啸长林,霜雁过寒水。 风吹过长长的树林,霜冻的大雁飞过寒冷的水面。 于心豁然凄,有酒多且旨。 内心感到一种凄凉,但有酒相伴就变得美味可口。 腊雪飞鹅毛,江梅吐玉蕊。
【注释】 三花:佛教语。指佛、法、僧三种境界;聚顶:指达到最高境界。五气: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受;朝元:指达到最高境界。入众妙门:进入佛法的奥妙之门;玄之又玄:深奥莫测,难以言明。 【赏析】 此词是赞颂佛法高深莫测的诗句。上片写“三花”、“五气”都达到了最高境界,进入了佛法的奥妙之门。下片说这种境界是“玄之又玄”,深奥莫测,难以言明。整首诗通过描绘“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景象
注释:太乙元君是道教中太乙真人的称号,河上丈人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诗中的“太清之境”指的是仙境,“道德之身”指的是道法高深、德行高尚的人。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道教中的太乙元君和河上丈人的崇高形象。诗中通过描绘他们的境界和修为,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道法高深、德行高尚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