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
【注释】 1. 洗芳林:洗净芳香的树林。 2. 夜来风雨:昨夜的风雨。 3. 匆匆:匆忙的样子。 4. 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此处特指长江边。 5. 春归了:春天已经回去了。 6. 那又:又怎么。 7. 承:承受,承接之意。 8. 吴中路:指从吴国到楚国的道路。 9. 快折湖边:迅速折取湖边的柳条。 10. 系春住:将春天拴住,留住春光。 11. 休索吟春伴侣:不要找来吟咏春天的伴侣。 12.
《谒金门》赏析 《谒金门·恰似断魂江上柳》,这是五代词人韦庄所作,其词作以独特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此词以江边柳树为引,抒发了词人对春去秋来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哀愁。 “恰似断魂江上柳”开篇即点题,用“恰似”两字引出词人对江上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断魂”一词,直指内心之情,透露出一种无法自拔的悲痛和失落感。柳树作为春天的代表,本应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 注释:兰缸,即花烛。灯盏上插着的鲜花。西窗,指女子的卧室。断萤新雁,喻时间过得很快。飘零,漂泊不定。 译文:兰灯下,花朵半开,西窗外,凄清寒冷,新来的燕子和残存的寒星。离别后很久,相见很少,看着对方的白发,心中满是忧愁,愁绪难以抑制。今夜江水上涨,山高云淡,月光洒满大地
【赏析】: “高阳台·水仙花”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水仙花的娇美,下片写水仙花的哀愁,全词用典贴切,抒情委婉含蓄。 首句“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以明玉比水仙,写其形貌,用《楚辞·九歌》中“云中君”之语,形容水仙花洁白如玉,金贵无比。“擎金”、“纤罗”二字极尽水仙花之婀娜多姿、仪静体闲。“为君起舞回雪”化用屈原《离骚》中的“余不忍为此态也”和李白《清平调》中的“来时晓镜顾影
注释: 白石飞仙:指词人自己,以白石道人自比。 紫霞凄调:指词作的音韵凄楚哀伤。紫霞即紫色的霞光,形容色彩美丽;凄调,悲怆的曲调。 断歌人听知音少:意指词作难以被懂得欣赏的人理解。 几番幽梦欲回时:表示词人多次做着幽静的梦境,但每当想要回到现实中时又觉得如此美好,令人留连忘返。 旧家池馆生青草:指的是词人在故居中的池塘和亭台已经长满了青草。 风月交游:指的是词人与友人一起游玩赏景。
庆清朝榴花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馀数点,还胜春浓。 注释: 1. 庆清朝榴花:指庆祝端午节的榴花。 2. 玉局歌残:指王献之的《桃叶渡》诗中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一句,意指诗歌已经残缺不全。 3
【译文】 樱桃红缨挂翠葆,渐次金铃枝深,瑶阶花少。万颗燕支赠旧情,争奈弄珠人老;扇底清歌记得樊姬娇小,几度相思红豆都销碧丝空袅。 芳意荼开早,正夜色瑛盘,素蟾低照。荐笋同时叹故园春事已无多了,赠满筠笼偏暗触天涯怀抱。谩想青衣初见花阴梦好。 赏析: 《三姝媚·过七宝寺竹阁听雨》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燕支”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王君玉的怀念之情。 上阕开头二句
诗句“挑云研雪”出自《念奴娇·过洞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词作,其译文为:白云缭绕,如玉雕琢,晶莹剔透。 关键词解释: - 失调名:指不协调、不和谐的音乐。在古代诗词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诗歌、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中的不和谐之处。 - 挑云:形容云彩像被挑动一样轻盈飘动。 - 研雪:形容雪花像被研磨成粉一样细腻柔和。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美
小窗银烛,轻鬟半拥钗横玉。数声春调清真曲。拂拂朱帘,残影乱红扑。 垂杨学画蛾眉绿。年年芳草迷金谷。如今休把佳期卜。一掬春情,斜月杏花屋。 注释:小窗户边点着银色的蜡烛,女子轻轻梳理着头发,一边有半支簪子,一边有玉钗。几声春天的歌曲清幽婉转,像清真乐曲那样动听。轻轻摇曳着红色的门帘,门外残存的影子乱洒在地上。学习描画出眉毛的颜色像绿色一样,每年春天都去那美丽的金谷园。如今就不要盼望能再约到她了
【注释】: (1)醉落魄: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忆秦娥》《浪淘沙慢》等,双调六十字,前段七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一斛珠:词牌名之一,本意是一斛酒的容量。 (2)揉碎花心:比喻将花朵撕碎。 (3)吟碎淡黄雪:比喻将雪花吟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的词。词人以“一斛珠”为题,抒发了因春天的到来而引起的离情别绪。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图景,下片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