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
竹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注释: 宜:适合、适宜 拂:轻轻擦触 藏:遮蔽 萧骚:指风雨之声 洗来:洗去尘埃 间:夹杂、混杂 无赖:可爱、惹人喜爱的意思 穿翠:形容树枝繁密,绿意盎然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早梅》。全诗通过对早梅的描写
荔枝树 二京曾见画图中,数本芳菲色不同。 孤棹今来巴徼外,一枝烟雨思无穷。 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风。 肠断渝泸霜霰薄,不教叶似灞陵红。 注释 1. 二京:这里指唐朝的长安和东都洛阳,诗人曾在这两个城市中游览。 2. 画图:指画工所绘的荔枝图。 3. 数本芳菲:形容荔枝树繁多且芬芳。 4. 巴徼外:巴郡(今重庆市一带)的边陲之外。 5. 杜宇巢低起暝风:杜宇鸟(杜鹃)在傍晚时开始筑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蜡烛》。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仙漏迟迟出建章,宫帘不动透清光。 - 仙漏(传说中的一种计时器,古代用于报时)迟迟地从建章宫中流出,宫帘却纹丝不动,将清光(指月光)映照得更加明亮。 2. 金闱露白新裁诏,画閤春红正试妆。 - 金门(宫廷中的门)在月光下显得晶莹剔透,新的诏书刚刚写好,画阁(宫殿中的阁楼)里的女子正在梳妆打扮,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节日。 3.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意境,把握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联:才拙道仍孤,无何舍钓徒。意思是我才华低劣而道术高深,没有什么可以舍弃的,只能去垂钓罢了。“才拙”指自己才疏学浅,但“道仍孤”,却表现了自己志向高远,不愿沉沦于庸俗之中。“无何舍钓徒”,表明自己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垂钓而已。“舍钓徒”即弃官隐居。 颔联:班虽沾玉笋,香不近金炉。意思是虽然门第高贵(班)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1句: 注释: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 - “江天梅雨”指的是江南特有的梅雨季节,连绵不断的雨使得江边的草木都沾上了水珠。 - “江蓠”是一种生长在河边的植物,常用来形容江水的湿润。 - “到处烟香是此时”表达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雨后的清新和生机。 第2句: 注释: 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 - “苦竹岭”可能是指某座山
锦二首 第一首 布素豪家定不看,若无文彩入时难。 红迷天子帆边日,紫夺星郎帐外兰。 春水濯来云雁活,夜机挑处雨灯寒。 舞衣转转求新样,不问流离桑柘残。 注释:布素豪家定不看,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华丽的布料和锦缎,那么它就不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如果没有华丽的文彩,就很难进入时尚的潮流之中。红迷天子帆边日,紫色迷住了天子的船帆。紫夺星郎帐外兰,紫色夺取了星星郎官帐篷外的兰花。春水濯来云雁活
【注释】 水:泛指池塘。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指池中的水波。分派的水流曲折,不直的水流清澈。竹院、松廊:都是庭院里的景点。不空、清泚:皆形容水波的声势和形状。逶迤,曲折延伸貌。相逐去何处:落花随流水而去,不知到什么地方。幽鹭独来无限时:幽鹭(一种水鸟)独自来到此地,时间很长。洗钵老僧临岸久:僧人洗过澡,端坐在岸边很长时间。钓鱼闲客卷纶迟:垂钓的客人悠闲地卷起钓线,迟迟不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海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译文: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着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赏析: 第一句: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如同有意向地调配色彩,使得海棠花显得格外艳丽,诗人也因此拿起酒杯赋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句释义 1. 渚宫乱后作 - “渚宫”可能指的是某处宫殿或别墅等。“乱后”指战乱之后,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战后的废墟状态。“作”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写作,即诗的创作。 2. 乡人来话乱离情 - “乡人”指故乡的人,“来话”意为来访,“乱离情”指因战乱而带来的离散与悲伤的情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乡人的话语,回忆起家乡的战乱和别离之情。 3. 泪滴残阳问紫荆 - “泪滴”形容泪水如雨般落下
雁 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澹芦苇黄。 石头城下波摇影,星子湾西云间行。 惊散渔家吹短笛,失群征戍锁残阳。 故乡闻尔亦惆怅,何况扁舟非故乡。 注释: 1. 八月悲风九月霜:指深秋时节的天气特点,即秋风萧瑟,寒气逼人。 2. 蓼花红澹芦苇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蓼科植物在秋天时颜色变淡,而芦苇则呈现出黄色。 3. 石头城下波摇影:指的是江边的石头城,波光在石头城的阴影中摇曳。 4. 星子湾西云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