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茅山梁道士的,诗中描述了道士的道行和品德,以及对道教的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名山标勾曲,秀岭蔚层云。 - 描述茅山的壮丽景色,勾曲是形容山脉弯曲的样子,蔚层云是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2. 层云散浩彩,中有三茅君。 - 指茅山中的三茅真君,他们是道教中的三位神仙。 3. 度世三千秋,流芳浩无垠。 - 表示三茅真君已经度过了三千年的历史,他们的名声流传千古
【注释】: 霜风何凄厉:凄厉的寒风吹着。 兰萧同枯萎:兰花与萧草一同凋零。 念此鼻为酸,恻怆中心悲:想到这些,鼻子里酸得难受,心中悲伤不已。 由来无丑好,众女嫉蛾眉:从来就没有美丑之分,众多女子嫉妒美女的眉毛。 数罟困巨鱼,盐车厄天骐:用细网捕捉大鱼,用盐车载运神骏的马。 况复值怨仇,贝锦成祸机:更何况还碰上了仇恨和仇敌,美丽的贝锦成了祸根。 俯首无所诉,菹醢听所为:低下头无法诉说,只能任人宰割
注释: 1. 关吏晨启门,㒒夫戒首途。 - 早晨的守卫人员打开城门,为周正平学士开启返家的路途。 2. 祖道京城南,喜色动闉阇。 - 在京城的南面为他们饯行,喜悦的神色充满了整个城楼。 3. 仕宦非徒荣,出处贵合义。 - 做官不仅仅为了荣耀,出仕和归隐都要符合道理。 4. 公今虽未耄,进退有馀地。 - 现在你虽然还未老,但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有余地。 5. 高蹈激流俗,清风耸朝廷。 -
灼灼庭下花,霜馀发春妍。 众卉方具腓,秾芳独嫣然。 主人远方来,一笑清尊前。 植物岂无情,有开容必先。 造化寓深意,嘉与后人传。 注释: 1. 灼灼:形容花火红耀眼。 2. 霜馀:秋后的霜。 3. 腓:枯萎。 4. 嫣然:笑的样子。 5. 清尊:酒杯。 6. 物:指花草等植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庭下花为题,通过赞美庭下花的艳丽,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深情厚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君子重道义,小人贵功名。 注释: 君子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小人则看重名声和地位。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君子以道德和正义为重,而小人则以追求名利为荣。这反映了社会对不同价值观的认同和尊重。 2. 天爵元自尊,世纷何足荣。 注释: 真正的高贵来自于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赏析: 这是对“君子”特质的描述。君子认为
译文: 听姜伯惠父弹琴,他擘阮而歌。 姜子早闻道,澹然遗世荣。 蓺花有生意,焚香无俗情。 时抱琴与阮,弹作松风声。 畴昔江湖间,久已知子名。 安知十年后,一笑成合并。 是邦山水秀,照人肌骨清。 愿子石泉上,为鼓一再行。 因之洗吾耳,遂欲濯尘缨。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说“我早就听说过你,你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接着作者描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在园艺中种下花种,看着它们生长
【题解】 《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描绘徐君操隐居生活的作品。此诗以“松下风”为题,赞颂徐君操的清高脱俗之品格和恬淡宁静的隐逸生活。 【注释】 (1)谡谡:松风飒飒声。 (2)悠悠:悠远。 (3)清净:纯净无杂念之意。 (4)太古音:指远古时的声音。 (5)逍遥:闲适、安适。 (6)世故:世俗之事。 (7)辟谷:道家养生术,意谓不食五谷杂粮。 【译文】
赵村道中 其二 昔年干戈动,兵尘暗三吴。 江 川 巳 无 险,智勇亦难图。 筑垒依平山,谋国一何愚。 桢干群林空,遗址莽丘墟。 至今蓬蒿下,犹有白骨枯。 天阴万鬼哭,惨惨荒山隅。 兴亡自有数,不敢问何如。 独怜野菊花,立马为踌躇。 【注释】: ①赵村道中:指诗人在赵村的旅途上所吟咏的诗。道中,指路上。 ②昔年:过去的时候。干戈(gē):兵器,指战争。 ③兵尘:战乱时飞扬的尘土。 ④三吴:指吴越
廊庙不乏才,江湖多隐沦。 之子称吏隐,才高非众邻。 脱身轩冕场,筑屋西湖滨。 开轩弄玉琴,临池书练裙。 雷文粲周鼎,鹿鸣娱嘉宾。 图书左右列,花竹自清新。 赋诗凌鲍谢,往往绝埃尘。 我生少寡谐,一见夙昔亲。 误落尘网中,四度京华春。 泽雉叹畜樊,白鸥谁能驯。 注释:1. 廊庙:指朝廷和官府。2. 江山:这里泛指山水。3. 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饰。4. 练裙:练布做的裙子。5. 雷文:指雷声。6.
卧疴愧微官,俯仰百忧集。 安知中秋至,但见明月出。 萧萧雨新巳,凉气澄霁夕。 青旻罗疏星,灿若殊与璧。 小虫鸣草根,万物皆自适。 而我独何为,矫首望南北。 愁来无端倪,拨去终不释。 人生莫不乐,杯酒会邻戚。 高歌杂清唱,起舞戛鸣瑟。 闭户且复眠,空尊何由酌。 注释:我因病卧床,感到十分惭愧,官位卑微。无论何时,总有许多忧虑萦绕在我的心头。不知中秋的月亮何时出现,只见明亮的月光从窗户里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