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农历的二月。 解:融化。 盈:充足。 旭日:太阳。 原野:田野。 欣荣:欢喜茂盛。 种桑:种植桑树。 抽萌:抽出嫩芽。 阡陌:田间的小路。 篱落:围墙。 交兵:交战。 弥望:远望。 绮罗:指丝织品。 【译文】 仲春时节冰雪开始融化,阳气方盛。 阳光照耀原野,万物欣欣向荣。 这个时候适合种桑,插下枝条就能发芽生根。 树木成行遍于田间,东西纵横。 不仅仅局限于篱笆间
【注释】祷雨龙洞山:指祈神降雨的山。苍山:青绿色的山,这里形容山峰如犬牙般交错排列。 “绝壁千馀仞”中的“绝壁”,指陡峭的山崖;“千馀仞”是说山崖高达数千米。 译文: 青山连绵不断,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沿着曲折的小径,进入深深的山谷。 高峻的峭壁高达上千米,上面长着挺拔的树木。 阴森的崖岸无法接受阳光照射,而洞穴里可以自成房屋。 四周静寂,没有人烟,只有野兽在洞穴中栖息。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 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 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 相呼携筐去,迢递立远阡。 梯空伐条枚,叶上露未干。 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饬躬修妇事,黾勉当盛年。 救忙多女伴,笑语方喧然。 注释: - 四月(四月):指农历四月份,是养蚕的季节。 - 夏气清(夏气清):夏天的天气清新凉爽。 - 蚕大已属眠(蚕大已属眠):形容蚕已经长大了,准备进入休眠状态。 - 高首(高首)
这是一组二十四首的耕织图,是奉懿旨撰写的。每句诗都包含了丰富的意义和象征,下面是对这组诗的逐句释义: 1.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 -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农民一天不努力工作,他们将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活。这是一种对农耕生活辛苦劳动的描述,强调了农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惨淡岁云莫,风雪入破屋 - 这句话描绘了冬季的天气恶劣,风雪肆虐的场景,暗示着农民在寒冷的冬日里还要面对困难和挑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赏析诗句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这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楚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技巧等。首先明确这首诗的内容。全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女养蚕缫丝、织布做衣的画面,表现了农家女勤劳朴实的生活。最后是诗句赏析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在锅下烧桑柴,把茧子丢进锅里。 细嫩的姑娘手儿巧,抽丝快如疾风。 五月田家绿树荫,村西村东缫车鸣。 十天织成一匹绢,不必担心杼轴空。 妇女能做蚕和桑,家里光景不会穷。 盼望天降及时雨,二麦也能长得好。 酿酒供田家饮用,醉倒妪与翁
这首诗共二十四首,每一首描绘了农家在丰收年节的快乐生活。诗中的关键词和注释如下: - 农家(农夫之家):指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 - 值丰年(丰收之年):收获的粮食丰富。 - 乐事(快乐的事务):农忙时节的欢乐活动。 - 黑黍(黑色的黍米):古代一种农作物,可酿酒或食用。 - 在牢(饲养):养殖牲畜。 - 羊豕肥(肥美的羊猪):牲畜长得肥壮。 - 东邻女(东方邻居的女儿):年轻的女孩。 -
哀鲜于伯几 生别有再逢,死别终古隔。 君子之逝,我与君之生别虽可重遇,然而生死永隔,令人痛心。 君死己五年,追痛犹一日。 自你离世至今已有五载,但每当追忆往事,心中依旧充满痛楚。 我生大江南,君长淮水北。 我生于南方的长江之畔,而你则在北方的淮河流域。 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 记得昔日听闻你的名声,是在某位长官的府宅中第一次见到你。 我方二十馀,君发黑如漆。 当时我年方二十余岁
诗句解析与译文对照: 1. 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 - 释义: 大家(指农人)饶富了(粮食),何止是一百户的人家都有富余。 - 译文: 大家都富裕了,哪里只是一百户之家。 2.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 释义: 即便人力再多,舂磨也总是不停地进行着。 - 译文: 即使人力再多,舂磨工作也不会停止。 3. 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 - 释义: 水被激起后推动大轮子
孟冬农事毕,谷粟既已藏。 弥望四野空,稿秸亦在场。 朝廷政方理,庶事和阴阳。 所以频岁登,不忧旱与蝗。 置酒燕乡里,尊老列上行。 肴羞不厌多,炰羔复烹羊。 纵饮穷日夕,为乐殊未央。 祷天祝圣人,万年长寿昌。 注释: 1. 孟冬:指农历十月,是收获的季节。 2. 谷粟:谷物的统称。 3. 弥望:满眼望去,这里形容田野空旷无物。 4. 四野:四方的田野。 5. 稿秸:收割后剩余的稻草。 6.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