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理解诗歌情感态度及赏析作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句,对诗句进行解释,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以及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首诗歌为五言律诗,全诗四联,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后一联抒发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怀。
诗句一:岛屿微茫兵甲残,十年碧血恨漫漫。 注释:在这片岛屿上,曾经战火纷飞、兵器残破,士兵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家园,英勇战斗了整整十年,却无法洗清身上的血迹。 译文:在这片岛屿上,曾经战火纷飞、兵器残破,士兵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家园,英勇战斗了整整十年,却无法洗清身上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和牺牲的景象
徐闇公入觐行在,取道安南。 益部星文紫气缠,遥知双舄入朝天。 孤臣白发还投阙,真主黄衣尚备边。 五岭新冲春瘴疠,九溪旧辟汉山川。 旌旗只在昆明里,好说中原望凯旋! 注释: 1. 益部:即云南,古代对今云南省的称呼。 2. 紫气:指祥瑞之气,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有紫色云气环绕。 3. 双舄(xi xì):指两双鞋。 4. 孤臣:指作者自己。 5. 真主:皇帝。 6. 五岭:泛指南方的高山。 7.
解析与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及译文 1. 丙申徐夕 - 此句表明诗歌创作的时间,即在丙申年的傍晚。"徐夕"可能指的是诗人对黄昏时分的观察或感受。 2. 乱后年光似客邮 - “乱”可能指的是战乱,“客邮”则暗示着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状态。这句描绘了战后岁月的流逝如同漂泊不定的邮递,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3. 每逢腊日更生愁 - 每逢农历新年(腊月)时感到更加忧愁
【解析】 1.孤:孤独,孤单。 2.极目:放眼远望,形容视野开阔。沧桑:指世事变化很大(多用于表达国事、家事的变迁)。 3.青磷:古代传说中一种有光的萤火虫。 4.霏微:细小而密集(雨)的样子。 5.樯鸟:船上桅杆上的乌鸦。转逐危舟宿,社燕空寻旧垒飞:船在海上飘泊,乌鸦和燕子都找不到归宿了。 6.采芝人:《山海经》载,西王母所居的蓬莱山上有一种芝草叫黄精,可以使人长寿。 赏析:
江皋烽尽烬犹红 猎火岿然满故宫 楼阁总随蜃气散 鼓鼙迸入角声空 田横岛上凄凉月 杜若洲前零落风 翘首灵光何处是 五云应复捧南中?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江皋烽(烽火台):古代用于警戒和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常设在江河湖海边上,以观察敌情。 - 猎火(打猎时的火光):指狩猎活动中产生的火光。 - 岿然(kui ran):形容坚固、高大的样子。 - 田横岛(Tian He Islan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闻行在所遣使至营宣慰”:听说行在的使者来到军营进行传达、安抚。“有感二首”:有感于两件大事,即南诏和吐蕃的叛乱。“传闻使节下牂牁,天语衔来识圣波”:听说朝廷派遣使者前来安抚,这是上天的命令,是圣主的意思。“南国衣冠犹似昔,北门锁钥竟如何?”:南唐虽然已经灭亡了,但南唐的旧臣依然像从前一样
春江花月夜,值微雨 春天的江水边花和月都是迷离而朦胧的。 江上的月亮和江边的花朵都在细雨中显得更加迷人。 译文: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景色的诗。诗人用“春光何处不迷离”来形容春天的景象,表示春天的景色无处不在,都显得那么迷离而优美。接着,“江月江花带雨时”描绘了江上的月亮和江边的花朵在细雨中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最后,“人行濠濮清辉湿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登秦港天妃宫时所写,全诗通过对秦港天妃宫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重登秦港天妃宫 译文:再次登上秦港的天妃宫。 注释:秦港天妃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宫殿。诗人在这里重游,感慨万千。 2. 郡山依旧枕翁洲 译文:郡山上依然有翁洲(地名)的影子。 注释:郡山指的是厦门附近的一座山,翁洲也是地名
这首诗是诗人在闻行在所遣使至营宣慰时的有感之作。首联“频年东国赋无衣,百粤犹然狩六飞”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百姓生活的担忧以及对战争的影响的反思。颔联“彤管几曾参讲幄,玄戈空复仗戎帏”则描绘了战场上的混乱场景,以及将领们对战事的态度和行动。颈联“徵师已审皇情重,扫境犹惭臣力微”则是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反思,认为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完成使命。尾联“从此群公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