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寄金二如兼讯朱建武 越绝衣冠已入胡, 年来故老尽瞻乌; 吹箫江上虹谁变, 栖甲山中月自孤。 似我须眉还戴汉, 多君姓字欲逃吴! 群豪独有朱家在, 犹向西京结客无? 注释: - 越绝(Yù ju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剑术,相传为春秋时期越国的武术家欧冶子所创。 - 衣冠:古代士大夫的装束,这里指代文人雅士或知识分子。 - 胡:古地名,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 故老:年长的智者和老人。 -
【注释】 冬怀八首 故国玄阴冱未开,萧条景物总堪哀! 龙蛇蛰后天方屈,草本凋残地亦灾。 秃节谁留苏武窖,名流几上李陵台? 宾鸿独解朝宗义,依旧随阳渡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边塞荒凉、人事凋零的诗。全篇以景起,以情结。 “故国玄阴冱未开”,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故国,由眼前之景而引发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故国,是因眼前的景色勾起了他心中的回忆。 “萧条景物总堪哀”
冬怀八首 张煌言咏冬日边关之景 九边锁钥断胡烽,醪纩先朝费岁供; 猾夏已无秦塞险,防秋岂复汉家封! 黄河冻解应回马,碧海波扬欲起龙。 寄语金微多旧戍,草枯蓬折为谁从? 注释: 1. 九边:指我国古代边防的重要区域有九个方向。锁钥:比喻关键之地。胡烽:指北方边疆的烽火。醪纩:酒糟和丝棉,用以取暖。先朝:指的是明朝。费岁供: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2. 猾夏:指北方边境地区。秦塞:古代长城的一部分
《得家信有感二首》是明朝诗人张煌言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漫向空闺问别离,年来翟茀已难期。 注释:在空旷的闺房中询问离别之事,因为时间流逝,往年的华丽车马已经难以再期。 译文:我常常在空旷的闺房中询问与亲人离别的事情,因为时间流逝,我们无法再像往年那样乘坐华丽的马车出行。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他通过对比往昔和现状,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感慨。
王师北发,草檄有感二首 期门取次出貔貅,首路军声胡骑愁。 何独止戈非庙算,还应聚米是边筹。 吓蛮事往疑虚语,谕蜀才穷愧老谋! 自古殊勋归跃马,几人谈笑得封侯! 【译文】 从期门走出的将士如同猛虎一般,首路军队的声音让敌人胆寒。为什么只停止战斗不是策略?应该聚集粮食才是边防策略。恐吓蛮族的事情过去让人质疑其真实性,向蜀地传达命令却因才能贫弱而惭愧。自古以来,那些杰出的将领都骑马归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是“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组织答案。“万里行朝古夜郎,从龙敢复惮梯航!”的意思是:身经万水千山,我来到朝廷,为的是去探望那遥远的夜郎(国),跟随皇帝去平定叛乱。“使车合浦愁风黑,贾舶交州怯日黄。”的意思是:出使的使者们,在合浦郡(今广西)愁于海中的狂风(黑风)
诗句释义及赏析: 得家信有感二首 浪迹何如五岳游,尚平累在转生愁。 佳儿天幸犹完卵,弱女人憎似宿瘤。 敢望童乌能接武,只令老蚌自含羞。 故园尚有归来候,最好沙头趁野鸥。 译文: 在江湖漂泊不如去五岳游览,仕途中遭遇的困顿让人感到忧愁。 我的孩子侥幸没有受到损害,而我的妻子却受到了别人的嫉妒和怨恨。 不敢期待孩子能够继承父业,只能让老蚌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羞辱。 家乡还有等待归来的时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意象以及炼字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小题要求对《五月既望,行营恭祝监国鲁王千秋有感》逐句释义;然后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寥落吹台望紫宸”,诗人站在吹台之上远望,只见紫禁城巍峨壮观而宏伟,令人感到寥廓空阔。“上觞此日正千春”,在这样辉煌灿烂的节日里举杯畅饮,真是千载难逢的良辰美景。“乾坤缥缈灵光殿?江汉潆洄黯黮津
注释: 1. 王师北发,草檄有感二首:王师向北出征,我为檄文所感而作。 2. 似闻天地悔疮痍,片羽居然十万师:似乎听说天地因战争而痛苦,一片羽毛居然集结了十万的军队。 3. 走檄故嫌阮瑀拙,射书正觉鲁连迟:因为走檄的笔法不如阮瑀的拙朴,所以觉得射书的笔法太迟缓了。 4. 丸中但说明三表,麾下宁忘试六奇!:在文中只提到了三份表章,但在战场上,不要忘记尝试使用六种策略。 5. 要说遗民垂涕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绘燕子的外貌和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命自由的追求。 燕子:一种候鸟,以其优美的飞行姿态和灵动的姿态而著称。 素质:指燕子的羽毛颜色,通常为黑白相间。 寒光:指清晨的阳光,光线柔和。 银蒜:形容燕子的巢穴像银色的大蒜一样晶莹剔透。 掠水:形容燕子飞翔时翅膀掠过水面的动作。 缟衣:指白色的衣裳或衣服,这里用来比喻燕子的翅膀。 月满空梁:指明月高悬在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