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注释】 1. 宗师心物外:指禅宗的大师们,他们的心灵超越尘世万物之外。 2. 为道运虚舟:为道家思想所引导,如同乘着虚空之船航行。 3. 不恋岩泉赏:不愿留恋于山中的泉水观赏。 4. 来从宫禁游:来到宫中游玩。 5. 探玄知几岁:探求玄妙的道理而知道时间已过几年。 6. 习静更宜秋:习惯安静的生活更加适合秋季。 7. 烟树辨朝色:在朦胧的烟雾中分辨早晨的色彩。 8. 风湍闻夜流
千秋节宴会 兰殿庆祝千秋节,万寿觞盛酒相庆。 风传全国各地庆贺,太阳照耀继天吉祥。 天上宫阙绽放花萼,宫廷音乐动听会昌。 文武百官衣冠整齐,帷幕翠云长。 献遗成为新习俗,朝仪入旧章法。 月亮衔花绶镜,露水缀上彩丝囊。 处处祭祀田祖,年年宴享杖乡。 深思一德之事,小获万人安康
【注释】 首夏:即初夏。 花萼:即花萼相辉。 群臣宴:群臣的宴会。宁王山亭,指南京(今江苏南京)的宁国府的山亭。回楼下,即在楼上观赏。又复申之,即再次赏赐。 通闰月:即“闰四月”。 入夏:进入夏季。展春辉:展开春天的光辉。 风光晚:景色美丽迷人。城隅:城角。 宴赏归:宴饮和欣赏美景后返回。九歌扬政要:即九歌赞美政令的要领。六舞散朝衣:六舞表演结束,皇帝也脱下朝服。 天喜:上天的吉祥
早度蒲津关 注释:早晨渡过蒲津关。 赏析:诗人在早晨渡过蒲津关,开始了新的征程。 译文一:早晨渡过蒲津关。 译文二:早上渡过了蒲津关。 鸣銮下蒲坂 注释:鸣锣开道,车驾从蒲阪下来。 赏析:诗人的车队经过鸣锣开道后,从蒲坂下来。 译文一:鸣锣开道,车驾从蒲阪下来。 译文二:用锣声开路,皇帝从蒲阪下来。 飞旆入秦中 注释:旌旗飞扬,车队进入长安。 赏析:车队飞驰进长安城。 译文一:旌旗飘扬
《喜雪》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霙。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注释: 1. 日观卜先征:在日观观测,占卜先兆。 2. 时巡顺物情:时常巡视,顺应自然规律。 3. 风行未备礼:风行没有准备礼节,比喻突发的变故。 4. 云密遽飘霙:云层密集忽然飘下雪花。 5. 委树寒花发:树木上积雪压弯了树枝,花朵已经开放。 6.
注释: 1. 撰日岩廊暇:撰日,指皇帝的生辰日。岩廊,指皇帝的御道。 2. 需云宴乐初:需云,形容宴会的气氛。 3. 万方朝玉帛:万方,各地;玉帛,古代用作礼仪的物品,这里代指群臣。 4. 千品会簪裾:千品,指各种服饰;簪裾,古代官员的礼服。 5.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指皇宫位于山脚下,城楼高耸于天边,形象描绘皇权的尊贵和威严。 6.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池塘边的柳树茂密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注释: 紫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王屋山。 清溪:指王屋山下流的一条小河,这里指司马承祯归隐地。 闾:里巷。 异迹:与众不同的志向或行为。 幽栖:隐居的人。 林泉:山林泉水,指隐居之地。 地道:这里指道路。 稽岭:一座山名
【注释】 幸凤泉汤:在陕西凤翔县南,有凤泉寺。 西狩:周成王时,曾西巡狩(巡视),此指周朝的制度。观周俗:观察周朝的风俗。 南山历汉宫:南山,指终南山,古名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历汉宫:历,经过;汉宫,汉朝皇宫。 荐鲜知路近:献上新鲜的物品,使人感到道路不远。省敛:减少征敛。觉年丰:感觉年景丰收。 阴谷含神爨:阴暗的山谷含有神灵之气,炊烟袅袅上升。汤泉养圣功:温泉浴身可以养生
这首诗描述了在集贤书院建成之后,张说作为学士被赐予宴席上的珍品。诗中通过描述书院的建立和宴会的盛大场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诗句: 1.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 注释:书院建立,广泛学习,提倡儒学。 2. 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注释:集贤书院招收有才干的人,任命他们担任重要的职务,让他们讨论治国之道。 3. 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 注释:礼仪和音乐延续了古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干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 此句意指天道循环无穷无尽,人类代代相传。 2.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 这里讲述的是阴阳调和,制定历法;礼乐制度向天帝报告。 3.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 盔甲守护边疆,文官辅政国中。 4. “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 通过言辞和文章来辅助国家治理,显示文学的力量。 5.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